《弟子規》德育師資培訓班課程之一

弟子規》德育初級師資培訓班課程之一

第一回 族譜堂號傳家風  謹言慎行走人生

第一部分:《弟子規》是中華文化歷朝歷代家規家訓的集大成,它的許多內容出自歷代的大經典。

今天開始我們進入《弟子規》的學習。中華民族的先祖五千年的文明,四大古文明唯有中華文明屹立至今。那么是什麼原因,我們五千年的智慧能夠承傳至今呢?在我們學習傳統文化過程當中了解到,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國的先祖能夠念念為後代子孫著想,有這樣的存心,特別重視親職教育。在漫長的歷史長河當中,先祖為我們留下了大量的典籍,其中家譜、家訓、家規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項內容。在我們小時候,常常看到自己祠堂的祖廳,上面有堂號,家族當中有家譜,這些都是親職教育很重要的教具。

末學小時候常常看到倪氏祖廳上面寫著三個字叫“鋤經堂”。 末學小時候住的地方是我們倪氏家族的祖廳,各個地方倪氏的宗親都是從末學故鄉搬過去的,所以很多族親都回來看祖堂,來省親。大家想想看“鋤經堂”是什麼意思啊?“經”是經典,這“鋤頭”跟“經典”怎么在一塊兒呢?難道“鋤頭”在“經典”上來開墾嗎?從小是百思不得其解。問父親,父親是個農民,對傳統文化了解也不深,不了解。後來我們學習了傳統文化,才了解“鋤經堂”的意思。這是倪氏堂號。

每一個姓氏都有堂號,就是祖先為了要把做人的道理,承傳給後代子孫,用各種方法來承傳。親職教育當中諸如此類的教具就很重要。一個同姓的人住在一起,各種隆重的儀式都在大廳舉行。這個大廳有堂號,倪氏的堂號叫“鋤經堂”。這是有來歷的。我們倪姓的祖先,在西漢的時候出了一位很有名的聖賢人叫倪寬。他是漢武帝時候的一位名臣。這位倪寬先生,從小飽讀詩書,跟著孔安國先生學《尚書》。大家知道《十三經》當中,《尚書》又稱為《書經》,六經之一。倪寬先生年輕的時候還帶了一些學生,但是家境不好,他的太太也很賢惠,就照顧先生跟這些學生,一邊耕作,一邊學習。倪先生常常帶著他的學生,還要下地去種田。古代的小農經濟,種田的時候,還要學習經典(古代的經典大家都知道,漢朝的時候是什麼?竹簡,刻在竹簡上然後捲起來。要讀的時候把它打開放在書桌上,上面有一塊板叫“業”。打開這一本經典叫“開業”,“開業”是這么來的。讀完了以後再把他捲起來綁好叫“卒業”。)一邊要耕田就沒辦法這么好的條件,又“開業”、又“卒業”的,他就把今天要學的經典綁在鋤頭柄上,大家的鋤頭上都有柄,然後扛著就下田去了。耕作完了要休息的時候,就把這個竹簡經典打開,在田間就開始讀。

一直到XX年,有一次末學陪著一些國外的客人去黃山西遞宏村去參觀,看到很多家庭在石頭上刻著“耕讀傳家”這四個字,就是耕田勞動,還要讀經典,把這個家風傳下來。我們倪家一直把這種很好的讀書習慣傳下來,這個“鋤經堂”的堂號傳給我們的家風叫做“耕讀傳家”。

各個姓氏都有自己的堂號,大家的堂號都有查過嗎?比如說姓楊的,楊氏的堂號叫“四知堂”。姓謝的,謝家的堂號叫“寶樹堂”。

“四知堂”也有來歷。這個是末學聽末學的國學老師楊淑芬老師談到,楊氏的堂號“四知堂”。小時候一直數,一知、二知、三知、四知,到底是哪四知呢?她就問她的父親,楊老師的父親是個書法家,國學功底很深厚,就跟孩子們講,這個堂號是楊氏祖先有位聖賢人,西漢的楊震傳下來的。這一位楊氏的先祖為官清廉,一直做到很高的官職的時候還是很清廉。有一次他出差的時候路過學生王密做官的地方,住在驛站。王密聽說恩師來了,就半夜懷揣十金,去拜訪老師,奉上敬師之意。這個時候,楊震就表情非常嚴肅地跟他的學生講:“我們交往這么久了,我很了解你,你難道不了解老師我嗎?你怎么能做這種事情呢?怎么送這個東西給我呢?”這個時候王密說:“老師沒有關係,只有您知道,我知道,沒有人知道,這是學生的一點心意,您就收下吧!各方面都要用錢。”(諸位老師,聽故事有個秘訣 —— 變成故事的主人公。我們如果是楊震,要不要考慮一下,要不要收啊?)楊震還是正色地對他學生說:“誰說沒有人知道,你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你趕緊把它收起來吧。”這時王密就很慚愧,趕緊把這個黃金收起來。這個故事伴隨著“四知堂”就在楊氏家族代代承傳。後來楊老師談到,她的父親每一次寫完書法就蓋了一個篆刻的公章,這個公章裡面寫的篆書是“清白傳家”。這位楊震先生為楊氏的後代傳下來 “清白傳家” 的家風。一直到他當到三公的職位,相當於丞相的職位的時候,別人就勸他:“楊公,您該為兒孫置一點家業了。”楊震先生說:“我把清白的家風留給兒孫就是最好的家業。”這個時候有一位皇親國戚,要他介紹一個親戚去做官,楊震堅決不允許,後來受到了陷害。他臨終的時候告訴他的兒孫,不要很奢侈來葬我,只要簡單的把我埋了就好了。他去世以後,國家發生了災害,地方官員就跟皇帝反映一定誰有冤屈了,結果後來通過調查,為他恢復了名譽,還為他厚葬。史書上記載這個楊震,皇上重新為他厚葬的時候,天氣大變,還有一種鳥很大的鳥兒,在那兒一直叫,葬完了才不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