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農業產業工作總結3篇

一、XX年全縣農業產業化發展基本情況

(一)產業化生產規模進一步擴大

1、“三帶、五區”產業格局更加清晰

近年來,我縣根據區域特點和各鄉鎮發展實際,圍繞特色產業發展,合理規劃產業布局,初步構築並形成了張莊線設施農業、桓蓋線食用菌、大盤線林特產三條特色產業帶及北部中藥材、中部畜禽、南部蔬菜、西部乾鮮果、東部露地瓜果五大生產專業區。XX年,全縣把“三帶、五區”建設與農業產業化發展緊密結合起來,依託“三帶、五區”建設,帶動、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通過加強設施農業建設、鼓勵農民開展多種經營、引進推廣新技術、新品種等多項舉措,加快推進“三帶”、“五區”提檔升級,使“三帶、五區”產業規模日益壯大,產業輪廓更為清晰。“三帶”、“五區”的建設,促進了全縣的農業生產向著“區域化、專業化、規模化、集群化”的方向發展,為進一步推進岫巖農業產業化進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特色產業基地規模日益壯大

一年來,全縣立足經濟作物內部調整,在穩定糧食種植面積的基礎上,依據市場規律,突出岫巖山區特色,重點發展了食用菌、柞蠶繭、乾鮮果、畜禽四大主導產業。到XX年,全縣食用菌接種量已達3億盤,建成標準化食用菌生產小區200多個,食用菌生產已輻射到全縣24個鄉鎮190餘個村;柞蠶放養量達到1.6萬把,產量達到8200噸;乾鮮果種植面積達80萬畝,產量達到3萬餘噸;畜禽飼養量達到2644萬頭(只),建成標準化畜牧養殖小區230多個。此外,全縣還培植壯大了蔬菜、林業育苗、山野菜、商品薯類、露地瓜果、榛子等七大基地規模,總面積達到了23萬畝,發展大規模種植基地1200餘個;部分農戶還利用自家田地建起了小板栗園、小藥園、小桑園等“十小園場”。這些產業化生產基地和標準化生產小區的建設,進一步推進了全縣的農業產業化進程。

3、“一縣一品”和“一村一品”建設進程深度推進

一年來,全縣緊跟周邊縣、市發展步伐,把食用菌產業作為“一縣一品”支柱產業予以強勢推進,成功舉辦了全國第九屆食用菌新產品新技術展銷會,進一步擴大了岫巖食用菌在全國的影響力。並以此為契機,高標準建成了東北地區首家集食用菌生產、加工、銷售、科研、旅遊觀光為一體的蘑菇產業園,園區內建有食用菌研發中心、博覽中心、種植基地,招商引了上海榮善、有益菌生、綠洲農產品等一批食用菌工廠化生產企業,開創了我縣食用菌生產由傳統種植向現代化生產轉變的新紀元,與前營農高區共同形成了我縣食用菌產業發展的最前沿。同時,全縣根據各村發展實際,有針對性地突出優勢產業發展,建設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種養業專業村。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有牧牛益臨香菇村、新甸合順小柿子村,楊家堡松樹秧滑菇村等等。截至目前,全縣共確定並重點推進“一村一品”專業村72個,占全縣行政村總數的37%。其中畜牧養殖專業村12個、花生種植專業村5個、滑菇種植專業村15個,香菇種植專業村20個,中藥材種植專業村10個,溫室種植專業村10個。這些專業村的形成,進一步促進了我縣的農事產業向著集約化、規模化方向發展,在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中發揮了重要的示範帶動作用。

4、現代農業發展勢頭迅猛

一年來,全縣繼續堅持把設施農業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予以重點推進,採取早部署、早動員、早分解、早落實、提補貼、勤調度等多項舉措,使全縣的設施農業建設步伐不斷加快。XX年,全縣又新發展設施農業面積4萬餘畝,截至年末,全縣已建成種植小區1274個,標準化養殖小區230多個,溫室2.5萬棟、冷棚7萬餘棟,設施農業總面積達到了12萬畝,生產種類包括溫室蔬菜、冷棚瓜果、食用菌、畜禽養殖、地膜花生等五大類20餘個品種。其中,溫室蔬菜3萬餘畝,年生產各類蔬菜1.5億斤左右,年實現產值2億元左右;冷棚瓜果生產面積5000畝左右,年產各類瓜果3000萬斤左右,年實現產值8000萬元左右。設施農業的發展,為促進農民增收,推進產業化進程都起到了積極作用。

(二)產業化運行機制進一步完善

1、農企聯結日益緊密

一年來,全縣始終堅持把龍頭企業的培育作為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的關鍵舉措抓緊抓實,在做好招商引資上項目的同時,大力培育本地龍頭企業,促進了全縣農事企業的長足發展,農事企業數量逐年遞增,產業化經營體系不斷完善。圍繞農業主導產業,全縣開工建設了中興生物、小康肉業、金和福肥料、槿寧食品、瓏棉家紡等一批市場容量大、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這些企業建成後,以“訂單”的形式,與農戶之間形成了利益共享、風險均沾的利益共同體,建立和完善了企業帶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目前,全縣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130餘家,其中省市級龍頭企業已達19家(新增市級龍頭企業3家),現有從業人員3萬餘人,年實現產值9.6億元,實現出口供貨值2億元,實現出口創匯600萬美元。這些企業每年以訂單的形式與農戶簽訂種養契約2萬餘份,帶動了全縣45%以上農戶從事產業化經營,形成了興龍頭、帶基地、連農戶、促增收的合力。

2、農村經濟合作組織作用不斷加大

一年來,我縣按照在發展中規範、在規範中發展的思路,積極搭建服務平台,開闢綠色通道,湧現出多個機制靈活、管理規範、運作有序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到XX年末,全縣在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註冊、依法取得工商營業執照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達200多家,其中市級示範社5家、縣級示範社150家。年實現經營收入7500餘萬元,帶動農戶5000餘戶,入社農民人均增收達7000餘元。這些合作社上連企業、下聯農戶,對促進農業主導產業的發展、增加農民收入起到了承上起下的作用。

3、“四個一批”農業項目進展順利

XX年,全縣共確定“四個一批”農業產業化重點項目117個,投資總額達87.52億元。其中,謀劃招商項目42個,投資額27.2億元;洽談推進項目20個,投資額12.21億元;開工建設項目41個,投資額36.9億元;竣工投產項目14個,投資額11.21億元。開、竣工項目占到項目總數的12%,5000萬元以上大項目占項目總數的32%。先後開工建設了中興醫藥菊苣深加工及香菇多糖提取、“四位一體”食用菌展示園、食用菌交易批發大市場、瓏棉家紡、鑫昊絨業等5個億元以上的農事重點項目。目前,東達食品、納曼科食用菌、槿寧食品、海聖飼料、中通飲料、中興生物等一批上年接轉項目已經順利竣工投產,坤榮菌業、食用菌研究發中心、食用菌交易大市場、同發生物、合盛食品等一批新建項目正在加緊建設之中,部分項目有望在近期建成投產。

4、農高區建設加快發展

XX年,農高區以打造“全國最大的蘑菇產業園區”為目標,在加強各項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使園區和項目建設均取得了新的進展。截至目前,園區共投入資金1.44億元,建設標準廠房4萬平方米、完成了14公里的新岫產業大道工程及554盞太陽能路燈安裝等工作;征地1000畝,鋪設污水處理乾管8公里;平整場地33萬平方米,三通一平工作基本結束;建設完成雅河大橋,與雅河工業園區實現相連。園區現已入駐企業16家,已竣工投產的6家,其中今年新投產的企業5家;開工建設11家,其中今年新開工4家。園區現有的16家企業總投資近12.6億元,其中竣工投產項目總投資3.4億元,在建項目總投資9.2億元。已簽約和達成投資意向的項目5個,計畫總投資2.3億元。目前,在建項目和簽約洽談項目正在積極推進之中,部分在建項目已進入收尾階段,個別洽談項目也有望在近期落地生根。

二、XX年全縣農業產業化重點工作安排

1、搞好農業產業布局

淡化行政區劃,繼續抓好張莊公路設施農業、桓蓋公路食用菌產業、大盤公路林特產業三條特色產業帶和五大生產專業區建設,積極打造高效農業精品示範帶和示範區,進一步最佳化產業化發展布局。其中張莊路沿線要建設溫室XX棟、冷棚4000棟、標準化養殖小區20個。桓蓋路沿線要以大營子、紅旗、石灰窯等鄉鎮為重點,接種食用菌XX萬盤以上。大盤公路沿線要加快生態蠶場建設,擴大林下參、大果榛子等特色產業的種植規模。

2、抓好園區建設

繼續堅持“高強度投入、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的原則,加強前營農高區和蘭旗食用菌示範園區的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和軟環境建設,進一步完善園區功能,提升項目承載能力,促進產業集群發展;積極促成已開工建設項目早日達產見效、洽談推進項目儘快落地,並引導已投產企業在創新經營機制、提升科技含量、塑造綠色品牌、完善利益聯結機制等方面實現突破,增強帶動能力。同時,圍繞食用菌、中藥材和絲毛產業,深入開展招商引資,吸引更多效益好、規模大、帶動性強、產業鏈長的企業進駐園區,特別要重點引進食用菌工廠化生產及深加工企業,壯大園區食用菌生產、加工規模,進一步提升食用菌生產及加工水平。XX年,三大主導產業集群要新增規模企業17家以上,其中農高區新增食用菌深加工企業10家,中藥材加工企業2家,絲毛加工企業2家,蘭旗示範園區要新增食用菌工廠化生產企業3家以上。

3、推進現代農業體系建設

圍繞發展現代農業,繼續抓好設施農業建設,全年發展設施農業面積1萬畝,標準化養殖小區30個。加快各級各類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建設,鞏固發展“公司+基地+農戶”、“特色+規模+品牌”的產業化經營模式,推進食用菌、柞蠶繭、中藥材、山羊絨等大宗農產品產業化經營水平。繼續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搞好無公害生產基地建設,完善農產品安全質量檢驗體系建設。

4、加快龍頭企業和項目建設

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是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關鍵環節。要圍繞特色產業,培育壯大並新上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場牽動大、輻射帶動作用強的農事企業。在扶持益民藥材、中興生物等一批現有龍頭企業發展壯大的同時,重點培育上年接轉續建的農產品深加工項目,使其早日達產見效,進一步提升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加速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全年力爭滾動發展農業產業化“四個一批”重點項目98個,總投資額達到80億元,其中,謀劃招商項目45個,投資32億元;洽談推進項目25個,投資16億元;開工建設項目13個,投資22.5億元;竣工投產項目15個,投資額達到9.5億元。

農業產業化工作總結範文
2017農業產業工作總結(2) | 返回目錄

xx鎮農業產業化工作總結

我鎮地處潛江市南陲,是個農業大鎮,農業資源豐富,農業生產優勢明顯。為把農產品生產優勢轉化為市場優勢,今年以來,通過大力實施農業產業化經營,努力推進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企業實力增強。現將XX年農業產業化工作總結如下:

一、農業產業化發展現狀

我鎮以調整農業結構為突破口,大力培育和扶持農產品加工企業,加強農產品市場建設,培育壯大農民經紀人隊伍,目前全鎮已形成糧食、油菜、棉花、蔬菜、畜禽、水產、林業等七大系列產加銷一體化的產業鏈,為推動我鎮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一是興旺糧食加工廠為主體的糧食加工、銷售推動了糧食生產。目前全鎮水稻生產已基本實現品種優質化,銷售品牌化。興旺糧食加工廠於XX年12月成立,年收購糧食占全鎮糧食總產的20%。該廠大米暢銷廣東,我鎮 片XX0畝水稻生產基地獲“湖北省無公害農產品”,產品在市場銷售狀況良好,供不應求。今年全鎮38000畝水稻生產基本實現生產、收購、加工、銷售一體化。

二是以恆發棉業有限公司為龍頭的棉花加工、行銷體系,

推動棉業生產。全鎮今年種植優質棉40000畝,總產1826噸。棉花加工、行銷體系實力雄厚,全年銷售收入9341萬元。

三是以金旭食品為基礎的龍蝦、魚片加工、行銷體系,推動水產業發展。我鎮水產業發展自然條件優越。近年隨著漁業致富工程的實施,水產業發展迅速。龍蝦和淡水魚是我鎮水產養殖主要產品,全鎮年養殖面積3500畝。

四是畜牧業的規模化發展,推動了全鎮經濟的快速增長。XX年全鎮實現肉類總產量1.63萬噸,畜牧業產值2.7億元,同比增長21.32%,生豬存欄6.95萬頭,肉豬出欄16.23萬頭,同比增長45.4%和35.25%,家禽存籠42.8萬羽,出籠152.5萬羽。規模化養殖場(大戶)快速發展到804戶,示範村、養殖小區發展迅猛。目前有示範村5個,標準化、規模化小區5個,其中養殖小區3個,養牛小區1個,養雞小區1個。宏鋼生態養豬廠投資XX萬元,建成了現代化的養殖小區。全鎮形成了以李場為主體的10萬頭三元雜交生豬基地,以徐場為主體的200萬隻家禽基地,形成了產業鏈,基本上實現了“育種、生產、防疫、銷售”一條龍。有運輸專班15個,從業人數264人,在武漢、常德、岳陽、長沙開設了銷售視窗,設立了代銷點。

五是林業產業的發展帶動了林業加工業。全鎮有林面積25376畝,今年造林1500畝,植樹18萬株。林業也基本上實

現了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興建有水利木材廠、潛南木業7458萬元,全鎮有採伐銷售專班8個82人。

二、發展農業產業化主要措施

1、建立規模基地,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

我鎮根據資源優勢和農業生產現狀,圍繞優質稻、優質棉、優質油、蔬菜、水產、畜禽及林業等主導產業,建立一批與企業配套、較為穩定、規模較大的生產基地和種植小區,使企業、基地、農戶聯為一體。目前,全鎮已初步建成以四化垸為重點的3萬畝優質水稻和油菜生產基地,以東荊片、潭溝片為主體的4萬畝優質棉生產基地。農產品生產基地均與農產品加工企業、市場聯掛,實現生產、加工、銷售標準化。

2、圍繞主導產業,培育農業產化龍頭企業。

目前,全鎮已有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家。在培育龍頭企業上,一是實施名牌戰略,扶持創優品牌。多年來,我鎮把幫助企業創建名優品牌,提高產品知名度作為培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重點工作來抓。

3、加強品牌建設,提升農產品質量。

過去,我鎮獲10萬頭三元雜交豬生產基地認證,有“江漢雞”、“優質稻”兩個品牌。XX年我鎮“勿忘我”商標獲潛江市知名商標品牌,今年我鎮生產的白酒申報“佳磊”牌商標獲審定通過。

4、加強流通服務體系建設,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 農業流通服務組織和農民專業合作社是聯結農民與市場的紐帶,是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重要載體。目前,全鎮已有農民經紀人114人,年經營額19140萬元,他們發揮熟悉農產品市場信息的優勢,把農民與企業聯結起來,為農民和企業開展行銷服務。農民利用當地農產品加工和生產優勢,與加工企業簽訂銷售契約,再到主產區與農民簽訂生產契約,為我鎮農業產業化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全鎮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協會)3個,分別是慶寶豐生豬養殖專業合作社、xx鎮家禽產銷協會和xx鎮農民用水協會。

三、存在問題

1.農業產業化程度不高。我鎮幾個主導產業生產有一定規模,但由於千家萬戶的小生產難以協調統一,品種多、雜,生產技術水平參差不齊,農產品質量差別較大,不能滿足主導產業企業的加工需求。

2.產業化內部產加銷連線不緊密。龍頭企業和農民之間的利益分配機制尚未健全,企業和農民都存在違約的事實,對契約的履約意識不強。

3.農業產業化科技含量不高。龍頭企業與基地農戶簽訂的契約僅限於預購數量和價格等,對農戶生產缺乏嚴格的質量要求,不能為農戶提供優質種苗和先進的生產技術規程。企業對

農產品的加工水平不高,產品檔次低。

四、XX年工作計畫

1.建立規模基地。堅持 “一村一品”,積極發展專業村組,實行區域化布局,走一戶帶多戶,多戶帶全村,一村帶多村,多村成基地的路子,在全鎮建成專業化、特色化的生產基地。同時對生產基地實行標準化無公害生產,提高農產品質量檔次,為龍頭企業提供高質量的原料。

2.加強中介服務組織建設。大力發展各種形式的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農村專業協會、農民購銷公司、運銷專業村、專業戶等中介服務組織,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培育壯大農村經紀人隊伍,在企業和農民之間發揮其橋樑作用。

3.保證“訂單”契約的嚴格執行。一要加強有關《契約法》知識的普及,如掌握訂單標準文本、進行公證、實施擔保、預交訂金或保證金等,提高契約的嚴肅性。二要加強法制教育和誠信守約教育。

4.提高領導和服務水平。發展農業產業化必須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服務機制,一是建立產業化領導體系,對主導產業實行一個產業,一個領導小組,一個規劃,切實加強領導。二是著力抓好對農民的引導、協調和保護,重點在產業結構調整、區域化布局、企業建設上下功夫。三是改革完善農村土地制度。在龍頭企業和基地建設上,大力推行股份合作制,吸引農民以

資金、土地、勞務、產品入股,建立農民與企業風險共擔、利益共占的利益分配機制,鼓勵土地合理流轉,積極發展適度規模經營,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

5.發展壯大骨幹企業。使其成為上聯市場,下聯農戶的龍頭。

市農業產業化經營上半年工作總結和下半年工作意見
2017農業產業工作總結(3) | 返回目錄

農業產業化經營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上級有關部門的關心支持下,在市、鄉鎮各級各部門的密切配合、互相協調、共同努力下,堅持以人為本,用科學發展觀指導農業產業化工作;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思想,以農民增收為核心,以小康建設為目標,以新農村建設為主要內容,以推進和發展“兩業一城一市”為目的,以發展“竹、畜、藥、果”為重點,抓好基地建設,搞好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深化農村改革,繼續培育和發展龍頭企業;繼續培育和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不斷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積極爭取項目資金,加大農業產業化投入,不斷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推進我市農業產業化邁上新的台階。現將上半年工作總結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總結

(一)各項指標完成情況

1、竹業:新造竹61396畝,完成計畫5萬畝的122.79%。其中耕地造竹36000畝,完成計畫3萬畝的120%;荒山造竹25396畝,完成計畫2萬畝的126.98%。推廣撐綠竹143萬株,完成計畫60萬株的238%。竹林撫育面積66239畝,完成計畫5萬畝的132.48%。低產林改造面積10964畝,完成計畫1萬畝的109.64%。豐產林培育示範工程3554畝,完成計畫XX畝的177.7%。

2、畜牧業:全市生豬存欄289431頭(能繁母豬16997頭),出欄178017頭,同比分別增長2.5%和1.3%,各占年度計畫的82.1%和46.4%;大牲畜存欄11438頭(牛11438頭,能繁母牛4358頭;馬586匹),出欄1095頭,同比分別增長5.0%和24.1%;山羊存欄11005隻(能繁母羊5092隻),出欄6201隻,同比分別增長16.3%和29.6%;家禽存欄89.31萬羽,出欄79.10萬羽,同比分別增長5.2%的12.0%;家兔存欄34590隻,出欄32598隻;蜜蜂存欄1520群。禽蛋產量1202.7噸,同比增長10.3%;水產品產量498.5噸,同比增長3.2%。牛奶產量15噸;蜂蜜產量2.2噸。肉類總產量16133.2噸,同比增長2.9%;實現畜牧養殖業產值17601.8萬元,同比增長3.1%。

3、石斛產業:新栽石斛面積 500畝,完成年度計畫1000畝的50%。其中新增10畝以上大戶5戶,面積80畝。

4、種植業:據各鄉鎮統計,辣椒種植22487畝,完成計畫的112.44%;商品蔬菜種植24345畝,完成計畫的97.38%;茶葉種植1000畝,完成計畫的100%;優質稻種植35000畝,完成計畫的100%;脫毒紅薯種植3292畝,完成計畫的101.28%;糯玉米種植4500畝,完成計畫的107.14%。

5、市級龍頭企業:新宇、新錦、膠合板、天明、聯發公司,五家龍頭企業。上半年,企業總產值為8942萬元,完成計畫21000萬元的42.58%;總銷售收入為9243萬元,完成計畫15550萬元的59%;總上繳稅金173.8萬元,完成計畫325萬元的53.47%;企業稅後利潤為40.1萬元,完成計畫85萬元的47.18%。收購當地原材料價值3920萬元,帶動農戶為2.92萬戶。

(二)畜牧產業繼續鞏固和加強規模養殖,抓好養殖大戶和養殖基地村,搞好畜牧小區建設,加大以生豬的為主的品改力度,擴大優質禽基地建設。

(1)加大生豬品改力度,全面推廣生豬三元化生產。半年來,共引進推廣良種公豬45頭,引進良種母豬2596頭(其中外二元母豬1469頭);全市累計內、外二元母豬達到12172頭,占能繁母豬數的71.6%。鞏固和建立生豬品種改良點55個,其中人工授精點35個;淘汰本地公豬8頭,劣質母豬2932頭;完成良種豬配種18538窩,其中直配7045窩,人工輸配11493窩,人工輸配率達62.0%;完成三元雜交配種15762窩。推廣雜交豬21.79萬頭,其中三元雜交豬16.8萬頭,出欄三元雜交豬12.6萬頭。同時加大優質家禽的推廣力度,半年來,引進和推廣良種禽59.59萬羽。

(2)優質禽基地項目建設。按照項目設計要求,於4月中旬完成新建養殖小區的規劃選點、組織動員和養殖小區大戶配套圈舍的新建、改擴建和清理消毒工作,5月上旬開始雞苗投放。現已建成烏骨雞養殖小區22個,100羽以上養雞大戶319戶,投放烏骨雞苗6萬餘羽。

(3)養殖小區建設工作。為了引導農戶走規模化、專業化、商品化生產經營道路,創建我市無公害畜牧產品名牌,今年開展了以生豬、優質家禽、牛羊和稻田生態養魚為重點的養殖小區建設,對養殖小區農戶的養殖貸款進行財政貼息,搞好技術指導,積極幫助養殖小區建立各類養殖協會,培植壯大農民經紀人隊伍,提高農民發展畜牧業的組織化程度,並取得了較好的成效。據統計:目前全市已初步建成各類養殖小區45個。其中商品豬養殖小區10個、二元母豬養殖小區5個、家禽養殖小區22個、稻田養魚小區6個、牛羊養殖小區2個。

(4)繼續鞏固和加強規模養殖大戶和養殖基地村建設,整體推動全市畜牧產業化建設進程。按照市委、政府加快畜牧產業化建設的要求,市畜產辦、畜牧局認真貫徹了有關發展畜牧產業的優惠政策和會議精神,加大了指揮協調、督促指導、技術培訓等工作力度。從檢查和反饋的情況看,全市絕大部分鄉鎮辦嚴格按照要求,制定了相應的措施辦法,將工作任務、幫扶對象逐一落實到單位和幹部的頭上,且工作紮實、服務到位,整體工作呈有序發展態勢。據統計:上半年,全市共有養豬大戶5636戶,其中5—9頭的大戶4822戶,10—49頭大戶730戶,50—99頭大戶80戶;100頭以上大戶4戶,5頭以上二元母豬大戶430戶;100羽以上養禽大戶1338戶,500羽以上大戶39戶;10頭以上養牛大戶13戶;30隻以上養羊大戶149戶;養兔大戶23戶;2畝以上生態漁業示範大戶1102戶;建成養豬基地村21個,養禽基地村16個,生態漁業基地村8個。

(三)加大土地流轉和農業結構調整步伐,不斷最佳化種植結構。

1、土地流轉。據各鄉鎮、街道辦事處統計,近年來,我市依據“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開展了土地流轉38027畝,占全市耕地面積203484畝的18。68%;今年土地流轉面積為11456畝,占歷年來土地流轉面積38027畝的30%。

農村土地流轉反映了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性。近年來,我市隨著土地延包政策的落實,農村勞動力向非農農產業轉移的步伐加快,農村土地流轉日趨活躍。土地作為一種必不可少的生產資料,在農業生產過程中不斷流轉。土地流轉是土地所有權和經營權在不同經濟實體之間的流動和轉讓,是農村經濟發展的必然現象。土地流轉是構成土地資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前提條件,是土地相對集中和土地規模經營的重要保證。

2、農業結構調整,最佳化種植結構。一是在抓好糧食生產上開展結構調整。在繼續抓好農業結構調整,穩步抓好糧食生產。按照“穩定面積、最佳化結構、提高單產、節本增效”的方針,穩步發展糧食生產。實施“三個萬畝”(3萬畝優質稻、3萬畝脫毒洋芋、5萬畝優質蔬菜)工程,積極推廣良種良法和農業適用技術。推廣脫毒紅薯3250畝,遵糯1號XX畝,再生產5萬畝,雜交水稻16萬為畝,雜交玉米4萬畝。二是提高複種指數的前提下,抓好結構調整。首先抓好在遠厚、長期、長沙、白雲、復興、大同、官渡、天台等鄉鎮,抓好脫毒洋芋下田,推廣稻田全覆蓋栽培技術,擴大種植面積,促進農民增收。其次,在市中、文華、天台、復興、大同、官渡、長沙等鄉鎮,抓好優質蔬菜生產,實施蔬菜下田;再次是抓好林下種草,縮小小麥、油菜種植面積,增加洋芋、蔬菜、飼草種植面積。三是抓好農業增收的前提下,抓好結構調整。利用自身優勢抓好竹產業和旅遊業。今年實施造竹工程5萬畝,其中退耕造竹3萬畝,荒山造竹2萬畝。

(四)積極抓好石斛產業,培育和發展優勢產業。

一是抓好石斛老基地的整合改造與完善設施建設。今年對旺隆鎮鹽井口基地和張家灣基地進行整合與改造。針對石斛基地的基礎設施脆弱問題,幫助規劃基地道路、水池修建,遮蔭樹栽植、修剪、石斛補植,現場指導搞好石斛栽培管理和病蟲害防治。二是協助配合xx市信天石斛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完成旺隆鎮新春村泥池溝石斛a級基地的場地建設和房屋修建,抓好種植資源圃、石斛扦插苗圃、石斛組培苗馴化等。三是抓好gap基地建設。根據藥農的實際情況,建立了林藥立體種植和果藥立體種植gap示範基地2個,核心面積300畝,輻射面積1050畝。

(五)培育和扶持龍頭企業,積極爭取項目資金。

為了加快農業產業化建設,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加大農業政策性投入,推進農業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根據遵義市農業政策性金融合作協定領導小組要求,按照遵府辦發[XX]55號檔案(遵義《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農業政策性金融合作協定實施細則的通知》)精神,下發了[XX]4號檔案《關於申報農業政策性貸款項目的通知》,按照申報農業政策性貸款項目的範圍,各鄉鎮、街道辦事處認真篩選推薦,經市農產辦匯總,全市申報農業政策性貸款項目17個,所需貸款2366萬元,其中種、養殖項目5個,農產品加工項目12個。

(六)目前農業產業化建設工作遇到的困難和存在問題

1、畜牧業:

(1)全市的畜牧業發展畜禽銷售渠道不寬、規模小,信息不靈,組織化程度不高。

(2)畜禽品種結構,布局不盡合理,給防疫、檢疫和規範化管理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3)飼料資源供不應求,對養殖戶特別是規模大戶造成較大的飼料組織壓力。

(4)少數鄉級政府對防疫重視不夠,防疫經費投入不足,給動物防疫工作帶來困難。

(5)獸防隊伍不穩定,防疫員報酬低,有些從事多年防疫工作的人員改行從事其他職業,防疫人員退休後沒有一分退休費,所以導致防疫員不安心獸醫防疫工作。

2、市級龍頭企業規模小,技改、擴建、續建的資金爭取困難,阻礙企業產品的升級換代;企業沒有固定的基地,企業與農戶沒有真正建立良好的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合作關係。政府在優惠政策上扶持有待加強。

3、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協會)存在著規模小,運行機制不靈活,不規範,發育不健全,運轉不活,合作水平低,帶動農戶能力弱,人員素質不高,協調能力差,運轉不規範,發揮作用不明顯等等問題,總體是抵禦市場風險能力弱。許多問題,有待於完善,在發展中解決。據統計,全市XX年底合作經濟個數64個,XX年新發展39個,但由於各級對其扶持和培育重視不夠,到XX年春統計,全市僅有36個,好的17個,一般的17個,差的2個。資產、會員、行銷額等指標值也有下降。

二、下半年工作意見

(一)繼續貫徹落實中央、省委、遵義市三個1號檔案和省、遵義市以及市農業農村工作會議精神,落實有關農業產業化建設的政策,努力完成市委、市政府今年年初擬定的工作目標任務,深化對“兩業一城一市”和“竹業強市、旅遊興市”的認識,繼續做好各項工作,加快農業產業化經營步伐,加快培育和發展龍頭企業力度,促進農民增收。

(二)進一步加大培育和建設石斛基地的工作力度,繼續抓好石斛a級基地和b級基地建設,努力抓好舊基地的改造提高效益,使石斛產業真正成為農戶增收的產業。

(三)繼續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建設畜牧業大省的實施意見,狠抓畜牧水產業基地建設和項目建設,著重調整畜牧水產結構,加大品改力度,提高畜牧水產產品產量和效益。一是積極扶持發展新的養殖大戶,同時做好服務工作。二是繼續抓好規模化養殖,鞏固和發展已有的產業基地村、養殖大戶。三是加大畜牧產業的投入,加快三元雜交豬的出欄及二元種豬的普及推廣,加快烏骨雞的繁育和推廣工作。四是切實抓好秋季種草,做好養畜配套工作,推動草食牲畜的發展。五是抓好稻田養魚,增加科技含量,提高漁業產值,增加效益。

(四)加大培育和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不斷增強農業競爭力。一是努力上級下達的培育和發展任務。根據遵義市農業產業化經營辦公室《關於下達XX年度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目標任務的通知》(即遵市農產辦[XX]08號)要求,經市人民政府研究,同意,《xx市XX年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目標任務》已下達。市、鄉鎮各級都高度重視,按照市農業產業化經營辦公室下達的任務,加強對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的培育和引導,確保任務的完成。二是建立健全和完善農村合作經濟組織。1、要做到組織健全、制度完善、分工合理、責任明確,工作開展正常有序;2、要有辦公地點、辦事人員、辦公經費、辦公設施;3、要做到建會有章程、開張有牌子、辦事有公章、管理有制度;4、會員人數最低在50人以上,有會員花名冊;5、要求會員中,有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富於敬業愛崗,有奉獻精神,能帶領農民民眾共同致富;6、要求一個協會帶一個村,幅射帶動至少在200戶以上,建立竹、畜、果、藥產業基地2個以上,聯結帶動一個公司(龍頭企業)或一個產業;7、為保證合作經濟組織的運轉正常,要求管理活動經費5000元以上;8、年終要召開會員會,總結當年工作情況,並向市農業產業化經營辦公室報送工作總結。好的,上報典型材料。三是要將培育和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列入XX年度農業產業化經營考核。完成任務好的,貢獻大的鄉鎮辦提請市人民政府表彰獎勵

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024年工作總結
2024年農業產業化工作總結
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工作總結
縣推動農業產業化結構發展總結
縣2009年農業產業化和三資工作總結
鄉鎮農村三項改革及農業產業化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