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要喝清潔的水-環境教學課題

種子要喝清潔的水課題: 種子的萌發 年級: 國小五年級目的: 1.使學生了解水質與種子萌發條件的關係。2.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實驗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3.使學生關心周圍的水源情況,養成自覺愛護水源的行為習慣。準備: 教師準備:清潔水和污水足量、大豆(或其他種子)、培養皿、濾紙、彩色紙條、膠水、直尺、吸水紙等。學生準備:直尺、記錄本等。 步驟: 1.實驗活動⑴教師介紹實驗內容和實驗要求● 引導學生制訂實驗方案:思考:有了水,種子是否一定會發芽?不同的水對種子發芽會有什麼影響?怎樣設計實驗證明你的想法?你準備用什麼種子?到哪裡去採集不同的水樣?教師小結:採用對比實驗的方法。即保持種子的種類和數量、溫度、時間都相同,而水質不同,比較在不同水質中種子的生長情況。● 分組:4人一組,分配角色:組長、操作員、測量員、記錄員各一人。⑵指導學生進行實驗● 除兩種水由教師提供外,每組另自選兩種水,如洗菜水、淘米水、河水、池塘水等。● 剪4個小標籤,上面寫上組號及水名,如“3—洗衣水”,分別貼在4個培養皿邊緣。● 每個培養皿中放一張濾紙,分別倒入等量的4種水,水剛好浸過濾紙就可以了,放入10粒大豆。● 每天中午加水和記錄,如果種子發芽,用直尺量出長度,計算10棵芽的平均值。提醒學生不是測根的長度而是芽的長度,如果始終不發芽,可以比較第七天根的長度。剪出同樣長度的彩條貼在記錄本上。例如:1.某種水:● 在彩條的上端寫上長度。對種子完全不能發芽的情況要如實記錄。● 小組寫實驗報告:不同水質對種子萌發的影響。●  2.課堂教學:全班研討會⑴小組匯報:每組成員說明自己的分工情況,匯報本組的實驗結果和得出的結論。⑵將每組的實驗報告都貼在黑板上或用實物投影儀展示出來,討論實驗結果。● 哪組的芽長得最高?● 什麼條件使它長得最高?● 哪組的芽長得最矮或沒發芽?● 什麼條件使它長得最矮甚至不發芽?● 通過比較和分析,你認為種子發芽需要什麼條件?⑶討論水質好壞與人類生活的重要意義。● 不同的水質對人的生產生活有什麼影響?● 你認為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意義是什麼?● 你對保護水資源有什麼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