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普通人眼中的十七大(四)十七大心得體會

黨的十七大召開前夕,湖北省監利縣農民***送給十七大一份特殊禮物和一封信。***的“禮物”,是1993年以來,他家農業稅費負擔等憑證共100份,這些票據記錄了監利農村稅費改革的進程與成果。他在信中說,當年我們棄田不種,現在村民搶田種。我和大家一樣,依靠科學種田致富,這美好生活離不開黨和政府給農民的好政策。

10月15日,黨的十七大勝利召開,全國各界幹部民眾都分別組織或自發收聽收看了開幕式盛況。連日來,人們就如同過節般,載歌載舞,盡情歡慶,到處是喜迎十七大的身影,到處都是熱議十七大的聲音。而在網上,關於十七大各種討論已“紅透”了各大網站,“期望十七大能給身在異鄉的農民工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實際現實問題,如醫療、職業教育、文化生活,子女上學等”、“希望十七大能真正的讓房價降下來,制定一些相關的政策,讓更多的老百姓能買得起房,而不是讓有錢的人買得更多……”網民們紛紛用部落格、論壇、圖片、視頻等形式熱烈祝賀十七大召開,向十七大訴說著自己的夢想與期待。

盛世盛會,舉世矚目。各界民眾關注十七大,議論風生,爭相發表自己對國是的見解和主張,正恰恰說明了,公民參政議政意識的增強和民主政治理念的深入人心。而這些意識和理念的變化,也正昭示者公民思想的解放、公眾話語空間的擴大和富裕之後公民的新追求。

民眾熱心參政議政,首先源於整個國家及個體思想的解放。胡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講:解放思想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大法寶。此言可謂一語中的。正是由於我們不斷的思想解放,我們黨才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理論勇氣,徹底否定了“以階級鬥爭為綱”的錯誤理論和實踐,把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才會與時俱進,創建起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體制。而之於個體,隨著國家的日益改革開放,經濟政治的不斷發展,民生不斷得以關注,人們越來越體會到,國家的命運前途直接與個體的發展緊密相連,而這時受改革開放洗禮而思想空前活躍的個體以不同形式關心國是、議政建言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民眾熱心參政議政,還源於政治的更加清明、社會環境的日趨寬鬆、寬容,給公眾提供了一個表達意見的公共領域。德國著名哲學家哈貝馬斯對公共領域這樣見解:“公共領域首先是我們社會生活中的一個區域,它原則上向所有人開放。在這個領域中作為私人的人們來到一起,他們在理性辯論的基礎上就普遍利益問題達成共識,從而對國家活動進行民主的控制。”近年來,隨著報紙、廣播、電視及網路的發展繁榮以及民眾參與性欄目的紛呈,人們有了更多的話語表達領域和機會。而社會環境的寬鬆,也使坊間的議論成為可能,並且還有可能使他們關注的話題上升為全社會注目的焦點。由此看來,像農民朱建華能夠把特殊禮物送給十七大也就並非難事了。

民眾熱心參政議政,也折射出民眾物質生活的富裕和對精神生活的追求。管仲云:倉廩實而知禮節。馬斯洛將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五類。並指出:大多數人都存在著較高層次的需求,而且只要環境不妨礙這些較高層次的出現,這些需求就能激勵大多數人。如今,民眾生活的小康正為他們高層次的需求提供了環境,而國家和社會對於公民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的日益尊重和保障,也使公民政治參與空間不斷得以擴大。這也是民眾熱心參政議政的重要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