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院十七大學習心得體會

黨的十七大是在我國改革發展關鍵階段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主題明確,旗幟鮮明,是指引全國各族人民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局面的行動綱領。對此,區檢察院把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首要的政治任務,高度重視,精心組織,自覺把思想統一到黨的十七大精神上來,把力量凝聚到落實十七大確定的戰略部署和重大任務上來,推動檢察工作在新的起點上實現新的發展。

一、新要求:找準法律監督的定位

當前,我國正處在經濟轉型和體制轉軌的過程中,原先被體制掩蓋下的矛盾逐漸浮現出來,需要從政策上對我國既有的發展理念和發展模式進行反思,著力實現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基於這樣的考慮,中央提出要貫徹科學發展觀,抓好五個方面的統籌,並在發展中,充分關注社會主體的需要,以人為本,妥善處理不同利益主體的矛盾,化解不利因素,最大可能地增加和諧因素,凝聚全國之力,實現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為此, 十七大報告提出“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特彆強調要“全面加強憲法和法律實施,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尊嚴、權威”。可以看出,十七大報告對司法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這些新的要求必然在法律監督職能發揮上要求有更高定位:從思想認識高度,要樹立社會主義法制理念.司法工作要把自身主動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去思考謀劃和展開,堅持黨的領導,找準司法工作切入中心工作的結合點,注重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在解決糾紛中貫徹寬嚴相濟的刑事司法政策,集中力量打擊嚴重破壞社會公共秩序的刑事犯罪和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經濟犯罪,對職務犯罪保持高壓態勢,同時,著力抓好預防工作,推動各部門,各單位聯手,社會各界廣泛參與,構建監督有力,運作協調,科學有效的職務犯罪社會預防體系.對於特殊群體,具備其他寬緩條件的犯罪,則本著懲治孤立少數,團結教育大多數的方針,依法從輕或減輕處罰,以更好體現司法著力於社會建設的功能.從隊伍建設上,必須加強檢察隊伍專業化建設。十七大報告指出“不斷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著力造就高素質幹部隊伍和人才隊伍”,並強調“加強政法隊伍建設,做到嚴格、公正、文明執法”。檢察機關必須按照這一要求,始終把隊伍建設作為關係檢察事業長遠發展的大事來抓,引導廣大檢察人員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成為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模範,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通、紀律嚴明、執法公正的檢察隊伍。大力推進隊伍專業化進程,不斷改善隊伍的年齡、文化和專業結構,一方面嚴格按照選拔公務員的標準,把學有專長的專業人才和複合型人才充實到檢察隊伍中;另一方面鼓勵幹警參加學歷教育、崗位職務培訓和檢察官任職資格培訓,在崗位實踐中出成果、出經驗、出人才。始終堅持從嚴治檢,完善黨風廉政責任制,加強對領導班子、領導幹部和重點執法崗位人員的監督,大力倡導民主之風、廉潔之風、求真務實之風、密切聯繫民眾之風,堅決防止和糾正各種利用檢察權謀取私利的行為,切實提高拒腐防變能力,樹立檢察機關和檢察官的良好形象。

二、新課題:提升法律監督的職能

權力受監督是法治社會的基本特徵。在政治架構上,我國儘管沒有實行西方國家的“三權分立”制度,但不同權力之間的監督制約機制始終存在,而且監督主體更為廣泛,從政黨監督、人大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到行政監察自體監督,再到審計監督、法律監督,還有輿論監督和民眾監督。當前,加強檢察機關的法律監督職能具有重大的實踐意義。因為:一,從制度上看,法律監督是憲法賦予檢察機關的法定職責。我們正在全力建設法治國家,法治首先是憲法之治,意味著憲法所確立的基本原則和基本制度應成為包括政黨在內的各社會主體行為範式,各社會主體必須在憲法規定的原則之下構建國家機關之間、國家機關與個人之間的社會關係。對於違反憲法行為,監督權賦予了全國人大常委會,但對於違反憲法以外法律的行為,則明確規定檢察機關具有監督權。這種制度上的明確規定在世界上是很少的,體現出我們獨有的國情和政治特色。二,從訴訟層面看,我國訴訟結構被概括為“線型結構”,體現為“偵查中心主義”,公檢法互相配合協力完成對犯罪行為的國家追訴,但三個部門之間仍然存在制約關係,在這種制約關係中,公安機關是通過偵查活動、複議,法院是通過審查、判決來實現的,檢察機關對公安、法院的制約是通過法律監督實現的,從內容上分析,檢察機關的制約內容更為全面,也更為法律化。檢察監督要求對方在程式上作出反應。三是從司法公信力上看,司法被稱為“社會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並認為一般主體違法不過是“污染”了“河流”,而司法人員的違法則“污染”了“源頭”,對社會信心建設具有更大破壞力,在我們國家,司法還缺乏應有的環境和人員素質,因此,通過加強法律監督實現公平正義必不可少,況且,我國司法權是由法院、檢察院共同執掌,監督權的行使是司法權良性建構的應有之義。但從法律監督運行實際看,我國法律監督還有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距離憲法規定和社會訴求還有相當的差距。黨的十七大突出了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檢察機關要緊緊圍繞“發展”,堅持以服務經濟建設為己任,充分發揮監督、規範、促進、保護的檢察職能作用,依法監督審理和調處經濟、社會生活中的各種紛爭和矛盾,認真處理民眾訴求,促進公正司法、依法行政,規範市場主體行為,為改革深入、快速發展創造良好的法治環境。履行法律監督,還必須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持司法為民。改善服務態度,以人民滿意為最高標準。要始終圍繞保障和改善民生,把法律監督的重點放在促進解決人民民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上,把執法辦案與高度關注民生相結合,與關注弱勢群體相結合,與妥善處理群體性事件相結合,與維護穩定相結合,依法解決民眾切身利益問題,使檢察工作充分體現人民的願望、適應人民的需要、維護人民的利益。通過加強控申接待工作,積極開展檢察長巡迴接訪,完善信訪制度及首辦(首問)責任制,規範處理涉檢信訪的長效機制,深化法律“六進”活動,在辦好案件上下功夫,在監督工作上找突破,在息訴罷訪上求實效,為全區的改革發展穩定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和法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