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經營方案編制與實施綱要

(2)重點國有林區森林經營單位的森林經營方案,由國家林業局或委託的機構審批並備案。

十三、方案實施、監測、評估與調整

43、編案單位為森林經營方案的實施主體,應嚴格按照森林經營方案規劃設計的各項任務和年度安排制定年度計畫,編製作業設計,組織並開展各項經營活動。

44、森林經營單位應建立森林經營成效監測體系,監測森林經營方案執行情況,依據年度計畫和有關標準、規定,驗收經營作業成果。

45、森林經營單位應根據監測結果和相關森林可持續經營標準與指標體系,定期評價森林經營方案實施效果,評估森林可持續經營狀況,鼓勵由社會第三方進行森林可持續經營認證。

46、森林經營單位可在經理期內依據監測、評估結果對森林經營方案進行適當調整。其中對經營目標、森林分類區劃、採伐利用規劃等內容進行重大調整時,應報原森林經營方案批准單位重新批覆。

十四、方案管理、監督與保障措施

47、各級林業主管部門應切實加強森林經營方案編制與實施的管理,定期對編案單位實施森林經營方案的情況和效果進行監督檢查。

48、森林經營方案是編制森林採伐限額的主要依據。各級林業主管部門應將森林經營方案作為編制森林採伐限額、下達年度木材生產計畫的重要依據,原則上森林採伐限額和木材生產計畫按依法批准的森林經營方案確定。

49、各地編制各項與森林經營有關的規劃、工程項目和投資計畫時,應充分考慮森林經營方案設計的森林經營目標和主要規劃內容。通過完善法律法規、政策規範,逐步確立森林經營方案的法律地位和權威性,理順森林經營的利益分配關係,促進森林經營方案編制和實施法制化、規範化和科學化。

附:名詞解釋

森林經營方案:是森林經營主體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要求及國家林業方針政策編制的森林資源培育、保護和利用的中長期規劃,以及對生產順序和經營利用措施的規劃設計。它既是森林經營主體制定年度計畫,組織和安排森林經營活動的依據,也是林業主管部門管理、檢查和監督森林經營活動的重要依據。

編案單位:是指擁有森林資源資產的所有權或經營權、處置權,經營界限明確,產權明晰,有一定經營規模和相對穩定的經營期限,能自主決策和實施森林經營,為滿足森林經營需求而直接參與經濟活動的經營單位、經濟實體,包括國有林業局(場、圃)、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集體林場、非公有制森林經營單位等。

森林經理期:是指森林經營主體為實現其階段目標任務,在一定時段內按照既定的經營方針、目標與任務對所屬森林資源進行資源調整、配置的最佳時間間隔期。

森林生態系統經營:是從森林生態系統整體功能出發,以維持森林生態系統複雜的過程、路徑及相互依賴關係,長期保持森林生態系統良好功能、自身健康為目標,按照生態系統發生、發展的演替規律,通過公眾參與、分層次協調和控制,主要在生態系統層次上進行森林動態管理的一種經營管理模式。

森林可持續經營評價:以森林經營單位為對象,從區域生態、經濟、社會對森林需求的角度建立評價指標體系,綜合運用生態學、經濟學等理論與方法,對森林生態系統功能、結構、健康、生物多樣性、適應性、演替規律及經營成效等多方面進行綜合評價,為實現森林可持續經營決策提供依據的過程。

森林功能區劃:根據森林資源主導功能、生態區位、利用方向等,採用系統分析或分類方法,將經營區內森林劃分為若干個獨立的功能區域,實行分區經營管理,從整體上發揮森林資源的多功能特性的管理方法或過程。

高保護價值森林:所有森林除具有經濟價值外,都包含環境和社會價值。當森林所具有的環境和社會價值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時,這些森林就可以被定義為高保護價值森林。

森林經營類型:將經營目標、經營周期、經營管理水平、立地質量和技術特徵相同或相似的小班,劃歸同一類型,採取相對一致的培育過程的小班集合體。

森林經營措施類型:按照森林培育和利用的主要環節或技術措施,將森林經營措施和技術特徵相同的小班組織為同一類型的小班集合體。

森林遊憩:指人們以森林景觀資源和森林環境為對象,開展生態性、知識性旅遊和休閒活動的總稱,是一種整體利用森林生態系統的經營方式。

森林集水區管理:集水區是水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森林集水區是以流域為單元的森林-水生態系統。森林集水區管理是指採用行政、經濟、社會、技術等手段,保護和培育森林植被、涵養水源、淨化水質、調節水流量、減輕河道淤塞,維護區域森林和水生態系統安全與穩定的過程或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