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部2012—2013學年度第二學期教學工作計畫

6.繼續強化教師候課制定,加強課堂教學安全管理。 (六)學科教學:強化管理,提高質量

全體教師在教學中都要關注學習中的弱勢群體。從第一學段開始,就要加強對學困生的輔導,不能讓部分學生對學習產生恐懼感,儘量控制學困生的人數比例。教師要從人本的角度出發,堅持補心與補課相結合,與學生多溝通,消除他們的心理障礙;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加強方法指導;嚴格要求學生,從最基礎的知識抓起;根據學生差異,進行分層教學;努力使每位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

1.語文學科:加強母語的積累,狠抓作文教學。學部要求各個班級根據課標要求,切實擴大學生的課外閱讀量,以學校的圖書館和閱覽室為依託,以開設的古詩文課與閱讀課為抓手,扎紮實實地培養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厚實學生的閱讀人生。要求語文老師和班主任加強課外閱讀指導,同時加大學生的古詩文背誦訓練力度,以期達到扎紮實實讀書,規規矩矩做人的目的。每位語文教師要有朗讀與指導意識,要落實課標中對各學段提出的朗讀目標,這不僅是課堂教學的需要,更是提高質量的必須。我們將繼續實施作文(口語交際)教學備課、指導、講評辦法,強化執行與督查,1-2年級應進行寫話教學的訓練,3-6年級要加強作文教學,高年級組通過現場作文競賽、背誦與閱讀展示等活動,激發學生的興趣, 4-6年級學生投稿發表一篇以上仍是學部對每個班主任的美好希望。我們要求相關班主任將學生的優秀作文用電子稿形式上交教學處,由教學處統一組織向外投稿,本學期只上交兩次,一次在3月底,一次在5月中旬(四至六年級每班每次上交優秀作文電子稿不少於1篇)。(朱瑛、薛 睿、陳工民負責)

2.數學學科:加強雙基與思維能力的培養力度。(張永華負責,余星基、劉小生落實)

(1)要注重學生數感的培養。全體數學教師對新課標學有用的數學,在實踐中學數學的精神進行深入領會,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髮現、探索、研究的能力,開拓數學教學新途徑,並在實踐中探索新方法。全體數學教師課內、課外都要以質量為重,六年級要將新、舊教材進行整合,作業與測試內容要新、舊教材兼容。低段的口算、中段的計算應作為教學中的重中之重,同時要把教材中獨立性、靈活性的內容作為教學與研究的重點,切實把學生的雙基與思維開發落到實處。

(2)課堂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知識的獲取過程。根據學生的年齡和思維特點,課堂教學中,要創設生動具體的情境。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學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知識,儘可能讓全體學生都能自覺地參與到數學

活動來。在新知的學習中要力爭讓學生通過操作、實踐、探索等活動充分地感知,使他們在經歷和體驗知識的產生和形成過程中,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尤其要加強動手操作與反覆實踐的能力培養。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獲得屬於自己的活用知識,達到舉一反三、靈活套用的水平。

(3)加強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新教材的教學內容思維要求高,靈活性較強,僅用大量機械重複的訓練是不能解決問題的。數學課堂教學在加強基礎知識教學的同時,要把加強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貫穿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設計精選、精編開放多變的針對性練習、綜合性練習,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要引導學生主動閱讀數學教材,培養其閱讀數學教材的興趣、意識和能力。此外要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包括各種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遇到困難時主動畫圖、使用學具的習慣,預習、複習的習慣,獨立思考的習慣,認真讀題、仔細審題的習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