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四中全會精神 依法治國心得體會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可以說依法治國這一詞我們並不陌生,在“文革”前後都提出過,在改革開放以來也多次提出過。可是今天,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一、四中全會決定貫徹了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貫徹了黨的十八以來黨中央工作部署,體現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這“三個全面”的邏輯關係。正如《決定》中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我們回頭來看一下,十八大對全面建成小康和實現中國夢進行了頂層設計,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進行了頂層設計,這次四中全會又對全面依法治國進行了頂層設計,可見這三次會議邏輯關係緊密,理論體系完整。

二、四中全會決定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體現推進各領域改革發展提高了法治水平的要求,而不是就法治論法治。可以說十八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以來,我黨深刻總結我們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成功經驗和深刻教訓,積極建設社會主義法制體系,法治政府建設也在穩步推進,司法體制不斷完善,全民社會主義法治觀念明顯增強,法治建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但是,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現在的法治程度,同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同人民民眾的期待,同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目標相比較,法治建設還存在許多不適應、不符合的問題。“五個有”,如有的法律法規未能全面反映客觀規律和人民意願,針對性、可操作性不強,立法工作中部門化傾向,爭權諉責現象突出;還有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現象比較嚴重,執法體制權責脫節、多頭執法、選擇性執法現象仍然存在;還有執法司法不規範、不嚴格、不透明、不文明現象較為突出;還有民眾對執法司法不公和腐敗問題反映強烈的問題;還有部分社會成員遵法信法守法用法、依法維權意識不強,一些國家工作人員特別是領導幹部依法辦事觀念和意識不強、能力不足、知法犯法、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現象依然存在。這些問題,違背社會主義法治原則,損害人民民眾利益,妨礙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必須下大氣力解決。

三、四中全會決定反映了目前法治工作基本格局,從立法、執法、司法、守法4個方面作出了工作部署。一是立法。法律是治國之重器,立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必須堅持立法先行,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推進提高立法質量這個關鍵。要恪守以民為本、立法為民理念,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每一項立法都符合憲法精神,反映人民意識,得到人民擁護。二是執法。法律的生命力在於實施,法律的權威也在於實施。各級政府必須堅持在黨的領導下,在法治軌道上開展工作,創新執法體系,完善執法程式,推進綜合執法,嚴格執法責任,建立權責統一、權威高效的依法行政體制,加快建設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三是司法。公正是司法的生命線,司法公正對社會公正具有重要引導作用,司法不公對社會公正具有致命破壞作用,有人說司法腐敗是最大的腐敗,這是有道理的。所以,必須完善司法管理體制和司法權力運行機制,規範司法行為,加強對司法活動的監督,努力讓人民民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四是守法。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人民權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權威要靠人民維護,二者是辯證統一的。必須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增加全社會厲行法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形成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社會氛圍,使全體人民都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定捍衛者。這就是新常態下的新的法治新格局。

綜上所述,四中全會決定是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依法治國的綱領性文獻,它必將對全面推進深化改革、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起到助推作用和強有力的保障。

相關內容
中銀協黨委書記楊再平解讀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決定
推進依法治國 加強反腐倡廉心得體會
如何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
堅持依法治國與全面改革的心得體會
四中全會 依法治國心得體會範文
牢牢堅持黨的領導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心得體會
依法治國必須堅持黨的領導的心得體會
四中全會為何專題討論“依法治國”?
四中全會學習體會 依法治國
依法治國,該如何理解“全面推進”
2024年最新檢察長依法治國心得體會
學習“依法治國”心得體會
學習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的心得
依法治國與從嚴治黨心得體會
依法治國和從嚴治黨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