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學習有感

正因如此,我們也就意識到,正確把握文化產品的價值取向,充分發揮它的引領作用,培植文化工作者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通過自己的創作提高人們的精神境界,就成了一件至為關鍵的事情。hjt總書記說過:“道德情操的培養,文明習慣的養成,美好心靈的塑造,需要社會方方面面的支持,需要營造積極、健康、向上的良好社會環境。”文化領域,當然也不能例外。文化這門行業,是為人民大眾服務的。它的根本功用,就是創造和提升文明。就文化與道德關係而言,文化產品應該做出特殊的貢獻,應該著力培養接受者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樹立心中有祖國、有集體、有他人的意識,增強辨別善惡、美醜和是非的能力,知道“快樂不是德行的獎賞,而是德行本身”的道理。這樣的文化產品,才是人民民眾所急需和歡迎的。

毋庸諱言,文化和文化產品在性質上,有先進與落後之分,有“教科書”類與“春宮圖”類之別。在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條件下,文化產品的價值內涵日趨分化、失衡與多元。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浸潤著文化活動的方方面面。因此,注意文化產品的優劣好壞區分,注意時刻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注意防止把文化產品當作追逐紅利的“搖錢樹”,當作感官刺激的“搖頭丸”,當作泄私憤或謀私利的手段和工具,這對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設是關鍵的一環。有些文化產品在精神、道德方面污穢、齷齪、低下,人民民眾是有意見的。這些產品對接受者的負面薰染效果,是不可小覷的。

鄧小平曾指出:“文藝工作對人民特別是青年的思想傾向有很大影響,對社會的安定團結有很大影響。”“不論是對於滿足人民精神生活多方面的需要,對於培養社會主義新人,對於提高整個社會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文藝工作都負有其他部門所不能代替的重要責任。”這裡,強調了文化產品對思想道德文明建設的重要性,也揭示了對文化產品需要加以識別辨析的必要性。

鄧小平特別提到青年,這是有深意的。在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中,青少年強,則國家強;青少年興,則民族興。不言而喻,文化對培育青少年肩負著責無旁貸的使命。這個使命,集中到一點,那就是要通過文化產品貫徹愛國主義、團隊精神、社會主義精神,鞭撻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和一切消極腐敗現象,激發創造活力,努力培養出社會主義新人。這其中,文化產品要以基本道德為基礎,對青少年進行深入道德教育,使他們形成良好的道德修養和情操,自覺遵守道德規範,樹立良好的榮辱觀和誠信觀。我們已經看到一些優秀的文化和藝術產品,在這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是令人欣慰和感佩的。

“文以載道”是中華文化的一個優良傳統,因為文化與人的關係表明,文化對人的塑造主要是通過“教化”來完成的。但同時我們也承認,文化尤其是文藝之於社會道德的建設,是有其特殊規律的。文化和文藝的“補察時政”、“泄導人情”、“諷喻勸誡”、“託事以刺”等等,都須得在感人肺腑的藝術形象和韻味盎然的審美形式中去實現。那種流於道德說教、不顧人的審美享受和娛樂需求的藝術作品和文化產品,是脫離民眾也是沒有力量的。

我們重視文化產品對社會道德的影響力,不贊成那種認為談此乃是“小題大做”、兩者毫無關聯的觀點。當然,我們也不主張把文化產品的道德因素看得比其他因素都高得多。對於文化產品功能和價值,我們始終堅持真、善、美的統一論。這樣,就能保證文化的發展和繁榮走在科學的軌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