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西域記》卷四 十五國



三、無垢友故事

庵沒羅林側有窣堵波,毗末羅蜜多羅(唐言無垢友。)論師之遺身。論師,迦濕彌羅國人也,於說一切有部而出家焉。博綜眾經,研究異論,游五印度國,學三藏玄文,名立業成,將歸本國。途次眾賢論師窣堵波也,拊而嘆曰:“惟論師雅量清高,抑揚大義,方欲挫異部,立本宗業也,如何降年不永!我無垢友猥承末學,異時慕義,曠代懷德。世親雖沒,宗學尚傳,我盡所知,當制諸論,令贍部洲諸學人等絕大乘稱,滅世親名,斯為不朽,用盡宿心。”說是語已,心發狂亂,五舌重出,熱血流涌。知命必終,裁書悔曰:“夫大乘教者,佛法之中究竟說也。名味泯絕,理致幽玄。輕以愚昧,駁斥先進,業報皎然,滅身宜矣。敢告學人,厥鑒斯在,各慎爾志,無得懷疑。”大地為震,命遂終焉。當其死處,地陷為坑。同旅焚屍,收骸旌建。時有羅漢見而嘆曰:“惜哉!苦哉!今此論師任情執見,毀惡大乘,墮無間獄。”

四、摩裕羅城

國西北境殑伽河東岸有摩裕羅城,周二十餘里,居人殷盛。清流交帶,出鍮石、水精、寶器。去城不遠,臨殑伽河,有大天祠,甚多靈異。其中有池,編石為岸,引殑伽水為浦,五印度人謂之殑伽河門,生福滅罪之所。常有遠方數千人,集此澡濯。樂善諸王建立福舍,備珍羞,儲醫藥,惠施鰥寡,周給孤獨。

從此北行三百餘里,至婆羅吸摩補羅國。(北印度境。)

○婆羅吸摩補羅國

婆羅吸摩補羅國周四千餘里,山周四境。國大都城周二十餘里。居人殷盛,家室富饒。土地沃壤,稼穡時播,出鍮石、水精。氣序微寒,風俗剛猛。少學藝,多逐利。人性獷烈,邪正雜信。伽藍五所,僧徒寡少。天祠十餘所,異道雜居。

此國境北大雪山中,有蘇伐剌拿瞿呾羅國,(唐言金氏。)出上黃金,故以名焉。東西長,南北狹,即東女國也。世以女為王,因以女稱國。夫亦為王,不知政事。丈夫唯征伐、田種而已。土宜宿麥,多畜羊馬。氣候寒烈,人性躁暴。東接吐蕃國,北接于闐國,西接三波訶國。

從秣底補羅國東南行四百餘里,至瞿毗霜那國。(中印度境。)

○瞿毗霜那國

瞿毗霜那國周二千餘里,國大都城周十四五里。崇峻險固,居人殷盛。花林池沼,往往相間。氣序土宜,同秣底補羅。風俗淳質,勤學好福。多信外道,求現在樂。伽藍二所,僧眾百餘人,並皆習學小乘法教。天祠三十餘所,異道雜居。

大城側故伽藍中,有窣堵波,無憂王之所建也,高二百餘尺。如來在昔於此一月說諸法要。傍有過去四佛坐及經行遺蹟之外。其側有如來發、爪二窣堵波,各高一丈余。

自此東南行四百餘里,至堊醯掣呾邏國。(中印度境。)

○堊醯掣呾邏國

堊醯掣呾邏國周三千餘里。國大都城周十七八里,依據險固。宜谷麥,多林泉。氣序和暢,風俗淳質。玩道篤學,多才博識。伽藍十餘所,僧徒千餘人,習學小乘正量部法。天祠九所,異道三百餘人,事自在天,塗灰之侶也。

城外龍池側有窣堵波,無憂王之所建也。是如來在昔為龍王,七日於此說法。其側有四小窣堵波,是過去四佛坐及經行遺蹟之所。

自此南行二百六七十里,渡殑伽河,西南至毗羅刪拿國。(中印度境。)

○毗羅刪拿國

毗羅刪拿國周二千餘里,國大都周十餘里。氣序土宜同堊醯掣呾邏國。風俗猛暴,人知學藝,崇信外道,少敬佛法。伽藍二所,僧徒三百人,並皆習學大乘法教。天祠五所,異道雜居。

大城中故伽藍內,有窣堵波,基雖傾圮,尚百餘尺,無憂王之所建也,如來在昔於此七日說《蘊界外經》之所。其側則有過去四佛座及經行遺蹟斯在。

從此東南行二百餘里,至劫比他國。(舊謂僧迦舍國,中印度境。)

○劫比他國

劫比他國周二千餘里,國大都城周二十餘里。氣序土宜,同毗羅刪拿國。風俗淳和,人多學藝。伽藍四所,僧徒千餘人,並學小乘正量部法。天祠十所,異道雜居,同共遵事大自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