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紀》孝獻皇帝紀卷第二十八

〔一〕 三月壬寅朔,無丙寅。疑有訛。

〔二〕 據三國志董卓傳注引獻帝起居注補。

〔三〕 據獻帝起居注補。

是日天子幸傕營。又徙御府金帛、乘輿、器服置其營,遂放火燒宮殿、官府、民居悉盡〔一〕。

〔一〕 “官府”原誤作“宮府”, “民居”誤作“居民”。前者據范書、後者據通鑑逕正。

天子復使公卿和傕、汜。汜又留太尉楊彪、司空張喜、尚書王隆、光祿勛劉淵、衛尉士孫瑞、太僕韓融、廷尉宣璠、大鴻臚榮郃、大司農朱雋、將作大匠梁〔邵〕(邰)〔一〕、屯騎校尉姜宣等。

〔一〕 據黃本及通鑑改。

夏四月,郭汜饗公卿,議攻李傕。楊彪曰:“群臣共斗,一人劫天子,一人質公卿,此可行乎!”汜怒,欲刃之。中郎〔將〕楊密說汜〔一〕,乃止。朱雋素剛直,遂發病死。

〔一〕 據黃本補。

雋字公偉,會稽上虞人。少好學,為郡功曹。太守徐珪為州所誣奏,郡吏謀賂宦官,雋曰:“明府為州所枉,不思奮命,而欲行賂,以穢清政,是有君無臣也。今州自有贓污,而求郡纖介,抱罪誣人。雋具知之,請詣京都,無以賂為也。”珪曰:“卿之智情,我所知也,今州奏已去,恐無及也。”雋曰:“操所作章,疾馬兼追,足以先州。且尋郵推之,州書可得矣。”珪曰:“善!”雋即夜發輕騎數十人,分伺州書,果得而鈔絕之。雋得獨至京師,上書告刺史罪,章即下,乃征刺史,珪事得解。刺史家聞,使刺客分遮道,欲殺雋。雋知,乃從洛陽尉司馬珍,自匿變服而去。珪大悅,雋由是顯名〔一〕。舉孝廉,為尚書郎,遷蘭陵令。

〔一〕 范書朱雋傳曰:“熹平二年,端坐討賊許昭失利,為州所奏,罪應棄市。雋乃羸服間行,輕齎數百金到京師,賂主章吏,遂得刊定州奏,故端得輸作左校。端喜於降免,而不知所由,雋亦終無所言。後太守徐珪舉雋孝廉。”與此異。

光和初,交址賊梁龍等攻郡縣,以雋治蘭陵有名,即拜交址刺史。雋上書求過本郡募兵,天子許之,得以便宜從事。將家兵二千人,並郡所調合五千人,分兩道至州界。斬蒼梧太守陳紹,遣使喻以利害,降者數萬人〔一〕。乃勒兵擊斬龍,旬月盡定。封都亭侯,賜黃金五十斤。

〔一〕 范書朱雋傳此五字在“斬龍 ”句之後。

甲午,立皇后伏氏。後,琅邪東武人也。父完,深沉有大度。舉孝廉,稍遷五官中郎將、侍中,以選尚陽安長公主。主,桓帝女也,生五男一女:長男德,次雅,次後,次均,次尊,次朗。後以選入掖庭,為貴人。完遷執金吾。

於是李傕召羌、胡數千人,先以御物、繒彩與之,許以宮人婦女,欲令攻郭汜。羌、胡知非正,不為盡力。郭汜與傕中郎將張苞、張寵等謀攻傕〔一〕。丙申,兵交及帝殿前,又貫傕左耳。楊奉於外距汜,汜兵退,張苞、張寵因以所領兵詣汜。

〔一〕 范書董卓傳注引獻帝紀“張寵”作“張龍”。

是日,傕復移乘輿幸北塢,門內外隔絕〔一〕,諸侍臣皆有餓色。帝求米五斛,牛骨五具,以賜左右。傕曰:“御脯上飯,何用米為!”乃與腐牛骨,皆臭不可食。帝大怒,欲責詰之。侍中楊琦上封事曰:“傕,邊鄙之人,習於夷風,今又自知所犯悖逆,常有怏怏之色,欲轉車駕幸黃白城〔二〕,以舒其憤。臣願陛下宜恕忍之,未可顯其罪也。”上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