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漢紀》孝獻皇帝紀卷第二十九

越嶲男子化為婦人。周群曰:“將有易代之事者。”

八年(癸未、二0三)
春,操破譚、尚。
秋七月,曹操上言:“守尚書令荀彧自在臣營,參同計畫,周鏇征伐,每皆克捷,奇策密謀,悉皆共決。及彧在台,常私書往來,大小同策,詩美腹心〔一〕,傳貴廟勝〔二〕,勳業之定,彧之功也。而臣前後獨荷異寵,心所不安。彧與臣事通功並,宜進封賞,以勸後進者。”於是封彧為萬歲亭侯〔三〕。

〔一〕 詩周南兔罝曰:“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二〕 孫子兵法計篇曰:“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易見矣。”

〔三〕 盧弼曰:“胡三省曰:‘九域志,鄭州有萬歲亭。彧所封也。’潘眉曰:‘太平寰宇記九,新鄭漢舊縣,屬河南郡,有萬歲亭,後漢荀彧封萬歲亭侯於此。’弼按:韓浩封萬歲亭侯,見武紀建安十八年注。彧第六子顗,亦封萬歲亭侯,見晉書荀顗傳。”

八月,曹操征劉表,軍次西平。

譚、尚爭冀州。

九月,公卿迎氣北郊,始用八佾〔一〕。

〔一〕 范書獻帝紀作“冬十月己巳 ”。又疑袁紀“始”下脫“復”字。范書及續漢祭祀志注引獻帝起居注均有“復”字。

冬十月,曹操至黎陽。

九年(甲申、二0四)
夏四月,操拔邯鄲。
秋八月,曹操破鄴。袁尚、熙奔匈奴。

辛巳,封蕭何後為安眾侯。

九月,太中大夫孔融上書曰:“臣聞先〔王〕分九圻〔一〕,以遠及近。春秋內諸夏而外夷狄。詩云: ‘封畿千里,惟民所止。’〔
二〕故曰天子之居,必以眾大言之〔三〕。周室既衰,六國力征授賂,割裂諸夏。鎬京之制,商邑之度,歷載彌久,遂以闇昧。秦兼天下,政不遵舊,革□五等〔四〕,埽滅侯甸,築城萬里,濱海立門,欲以六合為一區,五服為一家,關衛不要,遂使陳項作難,家庭〔臨淵〕〔五〕,擊柝不救〔六〕。聖漢因循,未之匡改,猶依古法。潁川、南陽、陳留、上黨,三河近郡,不封爵諸侯。臣愚以為千里國內,可略從周官六鄉、六遂之文,分取北郡,皆令屬司隸校尉,以正王賦,以崇帝室。役自近以寬遠〔七〕,繇華貢獻〔八〕,外薄四海,揆文舊武,各有典書。”帝從之。

〔一〕 據全後漢文補。

〔二〕 見詩商頌玄鳥。原文“封” 作“邦”。漢人避高祖諱而改,宏因之。

〔三〕 桓公九年公羊傳曰:“京師者何?天子之居也。京者何?大也。師者何?眾也。天子之居,必以眾大之辭言之。”

〔四〕 禮記王制曰:“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孔疏、孟子、孫疏文字均異,此不並錄。此非三代貴族等級制之實,僅是理想之制。

〔五〕 黃本、全後漢文均作“臨海 ”,蔣本疑其訛而闕之。陳璞曰:“四字疑訛。”今按此當指詩“如臨深淵”之意,“海”當作“淵”,故補入。

〔六〕 易繫辭下曰:“重門系柝,以待暴客,蓋取諸豫。”系柝者,值夜打更,以防不豫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