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書》卷一百四 載記第四



劉曜又遣其使人郭汜等持節署勒太宰,領大將軍,進爵趙王,增封七郡,並前二十郡,出入警蹕,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車,駕六馬,如曹公輔漢故事,夫人為王后,世子為王太子。勒舍人曹平樂因使留仕於曜,言於曜曰:"大司馬遣王修等來,外表至虔,內覘大駕強弱,謀待修之返,將輕襲乘輿。"時曜勢實殘弊,懼修宣之。曜大怒,追汜等還,斬修於粟邑,停太宰之授。劉茂逃歸,言王修死故,勒大怒,誅平樂三族,贈修太常。又知停殊禮之授,怒甚,下令曰:"孤兄弟之奉劉家,人臣之道過矣,若微孤兄弟,豈能南面稱朕哉!根基既立,便欲相圖。天不助惡,使假手靳準。孤惟事君之體當資舜求瞽瞍之義,故復推崇令主,齊好如初,何圖長惡不悛,殺奉誠之使。帝王之起,復何常邪!趙王、趙帝,孤自取之,名號大小,豈其所節邪!"於是置太醫、尚方、御府諸令,命參軍晁贊成正陽門。俄而門崩,勒大怒,斬贊。既怒刑倉卒,尋亦悔之,賜以棺服,贈大鴻臚。

平西將軍祖逖攻陳川於蓬關,石季龍救川,逖退屯梁國,季龍使揚武左伏肅攻之。

勒增置宣文、宣教、崇儒、崇訓十餘國小於襄國四門,簡將佐豪右子弟百餘人以教之,且備擊柝之衛。置挈壺署,鑄豐貨錢。

河西鮮卑日六延叛于勒,石季龍討之,敗延於朔方,斬首二萬級,俘三萬餘人,獲牛馬十餘萬。孔萇討平幽州諸郡。時段匹磾部眾飢散,棄其妻子,匹磾奔邵續。曹嶷遣使來聘,獻其方物,請以河為斷。桃豹至蓬關,祖逖退如淮南。徙陳川部眾五千餘戶於廣宗。

石季龍與張敬、張賓及諸將佐百餘人勸勒稱尊號,勒下書曰:"孤猥以寡德,忝荷崇寵,夙夜戰惶,如臨深薄,豈可假尊竊號,取譏四方!昔周文以三分之重,猶服事殷朝;小白居一匡之盛,而尊崇周室。況國家道隆殷周,孤德卑二伯哉!其亟止斯議,勿復紛紜。自今敢言,刑茲無赦!"乃止。

勒又下書曰:"今大亂之後,律令滋煩,其採集律令之要,為施行條制。"於是命法曹令史貫志造《辛亥制度》五千文,施行十餘歲,乃用律令。晉太山太守徐龕叛降于勒。

石季龍及張敬、張賓、左右司馬張屈六、程遐文武等一百二十九人上疏曰:"臣等聞有非常之度,必有非常之功;有非常之功,必有非常之事。是以三代陵遲,五伯迭興,靜難濟時,績侔睿後。伏惟殿下天縱聖哲,誕應符運,鞭撻宇宙,弼成皇業,普天率土,莫不來蘇,嘉瑞徵祥,日月相繼,物望去劉氏、威懷於明公者十分而九矣。今山川夷靜,星辰不孛,夏海重譯,天人系仰,誠應升御中壇,即皇帝位,使攀附之徒蒙寸尺之潤。請依劉備在蜀、魏王在鄴故事,以河內、魏、汲、頓丘、平原、清河、鉅鹿、常山、中山、長樂、樂平十一郡,並前趙國、廣平、陽平、章武、渤海、河間、上黨、定襄、范陽、漁陽、武邑、燕國、樂陵十三郡,合二十四郡、戶二十九萬為趙國。封內依舊改為內史,準《禹貢》、魏武復冀州之境,南至盟津,西達龍門,東至於河,北至於塞垣。以大單于鎮撫百蠻。罷並、朔、司三州,通置部司以監之。伏願欽若昊天,垂副群望也。"勒西面而讓者五,南面而讓者四,百僚皆叩頭固請,勒乃許之。

《晉書》 唐·房玄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