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校釋》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

謙之案:傅本“含德之厚者,比之於赤子也”,範本無“之”字,河上公、王弼無“者”“之”“也”三字。又列子天瑞篇張湛注引並同此石。此雲“赤子”,案漢書賈誼傳劉奉世注曰:“嬰兒體色赤,故曰赤子耳。”

毒□不螫,

嚴可均曰:御注、河上、高翿作“毒蟲不螫”,王弼作“蜂蠆虺蛇不蟄”。按“□”“虺”兩通,作“蟲”者誤。謙之案:遂州、景福同此石。磻溪、樓正、柰卷、嚴、顧、彭、趙同御注,范同王弼。傅本作“蜂蠆不螫”。

畢沅曰:依字“蠆”應作“□”,“蜂”應作“棥薄漢書“蝮?手則斬手,?足則斬足”,即螫之謂也。說文解字“?”作“□”,云:“螫也。”知兩字聲義近矣。

謙之案:“蟲”,玉篇:“一名蝮,此古文虺字。”“虺,今以注鳴者,亦為蝮蟲也。”“蜂”當作“棥薄W至鄭骸哀棧飛蟲螫人者。”“螫,蟲行毒也。”“虺蛇”二字,在此無義,當從碑本。

俞樾曰:按河上公本作“毒蟲不螫”,注云:“蜂蠆蛇虺不螫。”是此六字乃河上公注也。王弼本亦當作“毒蟲不螫”,後人以河上注羼入之。

蔣錫昌曰:王注“赤子無求無欲,不犯眾物,故毒蟲之物,無犯於人也”,是王作“毒蟲”。顧本成疏“毒蟲,虺蛇類也”,強本榮注“是以毒蟲不得流其毒”,則成、榮並作“毒蟲”。“蜂蠆虺蛇”當改“毒蟲”,以復古本之真,俞說是也。

猛獸不據,玃鳥不搏。

武內義雄曰:此二句敦本作“攫鳥猛狩不搏”,遂本同敦本,唯“狩”字作“獸”。

謙之案:範本同遂本,惟“猛獸”在“攫鳥”前,均無“不據”二字。嚴遵本作“攫鳥不搏,猛獸不據”,二句顛倒。

馬敘倫曰:此文當作“猛獸不攫,鷙鳥不搏”。淮南齊俗訓曰“ 鳥窮則搏,獸窮則攫”,禮記儒行篇曰“鷙蟲攫搏”,並“搏”“攫”連文,可證。“據”“攫”形似而誤,又奪“鷙”字耳。成疏曰:“攫鳥,鷹鸇類也。”鷹鸇,正鷙鳥也。說苑修文篇曰“天地陰陽盛長之時,猛獸不攫,驁鳥不搏,蝮蠆不螫”,疑本此文,亦“猛獸”“鷙鳥”相對,“攫”“搏”相對,尤可為例證也。潘正作“猛獸不攫,鷙鳥不搏”。

謙之案:潘靜觀本改“據”為“攫”,與敦、遂、範本無“不據”二字,均非。案“攫”字,唐玄宗御注道德真經疏、李約、李道純、杜道堅、強思齊、宋刊河上本均作“玃”,乃“攫”之別構。傅本作“攫”是。說文:“攫,爪持也。”一切經音義引倉頡篇:“攫,搏也。”並引淮南子云:“獸窮則攫。”高誘註:“攫,撮也。”皆合爪持之義。攫鳥,鷹鸇之類,羅卷作“□鳥”,遂州本作“□鳥”,皆俗字。夏竦古文四聲韻卷五有“攫”字,引古老子作□;卷五有“據”字,引古老子作□。“據”字作兩虎相挶狀,是故書。按王念孫讀書雜志卷二:“戰國策楚策:‘楚與秦構難,此所謂兩虎相搏者也。’引之曰:太平御覽兵部引此‘搏’作‘據’,‘據’字是也。‘據’讀若戟,謂兩虎相挶持也……文選江淹雜詩‘幽、並逢虎據’,李善注引此策‘兩虎相據’,尤其明證矣。史記張儀傳載此文,當亦作‘兩虎相據’,集解引徐廣‘音戟’,正是‘據’之音……。老子曰‘猛獸不據,攫鳥不搏’,鹽鐵論擊之篇曰‘虎兕相拒,而螻蟻得志’,皆其證也。今本史記作‘兩虎相搏’,蓋後人多聞‘搏’,少聞‘據’,故改‘據’為‘搏’。”知史記、戰國策可改“據”為“搏”,則淮南、說苑亦可改“據”為“攫”明矣。此宜從碑本,作“據”是也。

骨弱□柔而握固。

謙之案:“□”,當從各本作“筋”。說文:“筋,從力,象筋也。”田潛曰:“力,筋也,象人筋之形;竹為物之多筋者,從力象其形。”今按“筋”,景龍、敦煌、景福三本作“□”,御注、河上、王羲之、趙孟頫作“?”,皆俗字。陸德明曰:“?者俗。”九經字樣曰:“作‘?’訛俗,又作‘觔’,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