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第四卷)》第三章


毫不生氣。他態度謙遜地微微一笑,老實地解釋說:
“不瞞法師說,大家都想著如何順利成功,倒不曾想到會遇到意外挫折。我與
牛丞相、宋軍師在私下閒談時候,也談到過東虜之事,但是都不及法師謀慮深遠。”

“此話怎講?”
“牛丞相和許多文武大臣,都認為滿洲人只敢侵犯明朝,未必敢與我大順為敵。”

“你們可是沒有知己知彼呀……還有什麼想法?”
“我們聽說,虜酋皇太極於去秋突然病故,多爾袞擁立幼主登極,自居攝政,
諸王多有不服。東虜正是國有新喪,朝政不穩,決不會出兵南犯。”
和尚冷笑一下,說道:“你們的判斷差矣!”
李岩問:“如何判斷錯了?”
和尚說:“多爾袞這個人,在滿洲諸王之中,年歲最輕,卻頗有雄才大略。皇
太極死後,按說應該由皇太極的長子豪格繼承皇位。當時也有一些親王、郡王擁護
豪格。在差不多勢均力敵的情況下,豪格最終還是被多爾袞鬥敗了。就憑這一點,
對多爾袞就確實不能輕視。如今雖然滿洲國有新喪,朝廷有皇位之爭,可是大局已
經粗定,多爾袞無疑想懾服諸王貝勒,所以他就必須對內統一一切,使別人沒有反
抗的機會;對外要替滿洲建立大功,使別人不能不服他。如今大順要進攻北京,不
管是大順軍屯兵於北京城下,鷸蚌相持,或者是攻破了北京,立腳尚未鞏固,都是
多爾袞進兵南犯的大好機會。他豈能夠坐守?所以我看,十之七八虜騎要南下,這
是大順軍真正的勁敵,其力量遠非明朝可比。”
李岩問道:“有何辦法能防備東虜進犯?”
不空和尚暗中認為,他拖延大順軍東征的計策,該說出來了。但又想著是說,
還是不說,因為他明白,李岩並不是當權的人。如果說出來以後,李岩上奏了李自
成,李自成認為這是阻撓大計,追問起來,豈不要將它破壞?或者李自成還有一個
辦法,改變了路線,不再走大同這條路,而是迅速地出武關,由真定向北,路途好
走,也比較近,先破了北京,以逸待勞。到那時候,崇禎也亡國了,滿洲兵進來也
未必就能將李自成打敗。到最後,兵連禍結,人民更加遭殃。他在反覆思考。因為
李岩一直用眼睛望著他,等著他說出辦法來,於是他終於回答說:
“以貧僧之見,大順兵不必急於北上,應該停在山區,再調集二十萬精兵,然
後去攻北京,方是萬全之策。但這話無人敢說,請將軍也只放在心中,不要出口。”

李岩覺得很有道理。但他又想:要調集二十萬人馬,還要籌集糧草,非有半年
以上的準備不可,恐怕李自成不會同意。和尚讓他不要說出來,也有道理。於是他
說道:
“目前滿朝上下,都在等待我主到北京登極,這樣的建議他不會採納。我也確
實不敢作此建議。不知法師可另有良策?”
和尚搖頭說:“並無良策。如今以這樣的人馬到北京,滿洲人不來則已,倘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