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卷二十六 曆書第四


◎歷術甲子篇
【索隱】:以十一月朔旦冬至得甲子,甲子是陽氣支幹之首,故以甲子命歷術為篇首,非謂此年歲在甲子也。
太初元年,歲名“焉逢【索隱】:甲,歲雄也。漢書作“閼逢”,亦音焉,與此音同。攝提格”,【索隱】:寅,歲陰也。此依爾雅甲寅之歲,若據漢志,以為丙子之年。月名“畢聚”,【索隱】:謂月值畢及陬訾也。畢,月雄也。聚,月雌也。日得甲子,【索隱】:謂十一月冬至朔旦得甲子也。夜半朔旦冬至。【索隱】:以建子為正,故以夜半為朔;其至與朔同日,故云夜半朔旦冬至。若建寅為正者,則以平旦為朔也。
正北【索隱】:謂蔀首十一月甲子朔旦時加子為冬至,故云“正北”也。然每歲行周天全度外餘有四分之一,以十二辰分之,冬至常居四仲,故子年在子,丑年在卯,寅年在午,卯年在酉。至後十九年章首在酉,故云“正西”。其“正南”、“正東”,並準此也。【正義】:黃鐘管,子時氣應稱正北,順行四仲,所至為正月一日,是歲之始,盡一章。十九年黃鐘管,應在酉則稱“正西”。他皆放此。
十二【索隱】:歲有十二月,有閏則雲十三也。無大餘,無小餘;【索隱】:其歲甲子朔旦,日月合於牽牛之初,餘分皆盡,故無大小餘也。【正義】:無大小餘者,以出閏月之歲有三百五十四日三百四十八分,除五甲三百日,餘有五十四日三百四十八分,緣未滿六十日,故置為來年大小餘。亦為太初元年日得甲子朔旦冬至,前年無奇日分,故無大小餘也。無大餘,無小餘;【索隱】:上大小餘朔之大小餘,此謂冬至大小餘。冬至亦與朔同日,並無餘分,至與朔法異,故重列之。
焉逢攝提格太初元年。【索隱】:如漢志太初元年歲在丙子,據此,則甲寅歲也。爾雅釋天雲歲陽者,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乾是也。歲陰者,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支是也。歲陽在甲雲焉逢,謂歲乾也。歲陰在寅雲攝提格,謂歲支也。
十二
大餘五十四,【索隱】:歲十二月,六大六小,合三百五十四日,以六除之,五六三十,除三百日,餘五十四日,故下雲“大餘者日也”。【正義】:月朔旦甲子日法也。小餘三百四十八;【索隱】:太初曆法,一月之日,二十九日九百四十分日之四百九十九,每兩月合成五十九日,餘五十八分。今十二月合餘六個五十八,得此數,故云“小餘者月也”。【正義】:未滿日之分數也。其分每滿九百四十則成一日,即歸上,成五十五日矣。大餘五十四者,每歲除小月六日,則成三百五十四日,除五甲三百日,猶餘五十四日,為未滿六十日,故稱“大餘五十四”也。小餘三百四十八者,其大數五十四之外更餘分三百四十八,故稱“小餘三百四十八”也。此大小餘是月朔甲子日法,以出閏月之數,一歲則有三百五十四日三百四十八分,每六十日除之,餘為未滿六十日,故有大小餘也。此是太初元年奇日奇分也。置大餘五十四算,每年加五十四日,滿六十日除之,奇算留之;每至閏後一年加二十九算,亦滿六十日除之,奇算留之;若才足六十日,明年雲無大餘,無小餘也。又明年以置五十四算,如上法,置小餘三百四十八算,每年加三百四十八分,滿九百四十分成一日,歸上,餘算留之;若至閏後一年加八百四十七分,亦滿九百四十分成日,歸大餘,奇留之;明年以加三百四十八算,如上法也。大餘五,【索隱】: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日行一度,去歲十一月朔在牽牛初為冬至,今歲十一月十二日又至牽牛初為一周,以六甲除之,六六三十六,除三百六十餘五,故云大餘五也。【正義】:冬至甲子日法也。小餘八;【索隱】:即四分之一,小餘滿三十二從大餘一,四八三十二,故云小餘八。明年又加八得十六,故下雲小餘十六。次明年又加八得二十四,故下雲小餘二十四。又明年加八得三十二為滿,故下雲無小餘。此並依太初法行之也。【正義】:未滿日之分數也。其分每滿三十二則成一日,即歸上成六日矣。大餘五者,每歲三百六十五日,除六甲三百六十日,猶餘五日,故稱大餘五也。小餘八者,每歲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則一日三十二分,是一歲三百六十五日八分,故稱小餘八也。此大小餘是冬至甲子日法,未出閏月之數,每六十日除之,為未滿六十日,故有大小餘也。此是太初元年奇日奇分也。置大餘五算,每年加五算,滿六十日則除之;後年更置五算,如上法。置小餘八算,每年加八算,滿三十二分為一日,歸大餘;後年更置八算,如上法。大餘者,日也。小餘者,日之奇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