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書》卷七十二 列傳第三十二◎文九王



休仁既經南討,與宿衛將帥經習狎共事相識者,布滿外內。常日出入,於廂下經過,與諸相識將帥,都不交言。及吾前者積日失適,休仁出入殿省,諸衛主帥裁相悉者,無不和顏厚相撫勞。爾時吾既甚惡,意不欲見外人,悠悠所傳,互言差劇。休仁規欲聞知方便,使曇度道人及勞彥遠屢求啟,闞覘吾起居。及其所啟,皆非急事,吾意亦不厝疑。吾與休仁,親情實異,年少以來,恆相追隨,情向大趣,亦往往多同,難否之日,每共契闊。休仁南討為都統,既有勳績,狀之於心,亦何極已。但休仁於吾,望既不輕,小人無知,亦多挾背向,既生猜貳,不復自寧。夫禍難之由,皆意所不悟,如其意趣,人莫能測,事不獲已,反覆思惟,不得不有近日處分。夫於兄弟之情,不能無厚薄。休祐之亡,雖復悼念,猶可以理割遣;及休仁之殞,悲愍特深,千念不能已已,舉言傷心。事之細碎,既不可曲載詔文,恐物不必即解,兼欲存其兒子,不欲窮法。為詔之辭,不得不雲有兵謀,非事實也。故相報卿知。

上與休仁素厚,至於相害,慮在後嗣不安。休仁既死,痛悼甚至,謂人曰:"我與建安年時相鄰,少便狎從。景和、泰始之間,勛誠實重。事計交切,不得不相除。痛念之至,不能自已。今有一事不如與諸侯共說,歡適之方,於今盡矣。"因流涕不自勝。

子伯融,妃殷氏所生。殷氏,吳興太守沖女也。范陽祖翻有醫術,姿貌又美,殷氏有疾,翻入視脈,說之,遂通好。事泄,遣還家賜死。伯融歷南豫州刺史,琅邪、臨淮二郡太守,寧朔將軍,廣州刺史,不之職。廢徙丹楊縣。後廢帝元徽元年,還京邑,襲封始興王。弟伯猷,初出繼江夏愍王伯禽,封江夏王,邑二千戶。休仁死後還本,與伯融俱徙丹楊縣。後廢帝元徽元年,賜爵都鄉侯。建平王景素為逆,楊運長等畏忌宗室,稱詔賜伯融等死。伯融時年十九,伯猷年十一。

晉平剌王休祐,文帝第十三子也。孝建三年,年十一,封山陽王,食邑二千戶。大明元年,為散騎常侍,領長水校尉,尋遷東揚州刺史。未拜,徙湘州刺史,加號征虜將軍。四年,還為秘書監,領右軍將軍,增邑千戶。遷侍中,又遷左中郎將,都官尚書;又為秘書監,領驍騎將軍。出為使持節、都督豫、司二州、南豫州之梁郡諸軍事、右將軍、豫州刺史。景和元年,入朝,進號鎮西大將軍,仍遷散騎常侍、鎮軍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太宗定亂,以為使持節、都督荊、湘、雍、益、梁、寧、南北秦八州諸軍事、驃騎大將軍、荊州刺史,開府、常侍如故。又改都督江、郢、雍、湘五州、江州刺史;又改都督江南豫司州、南豫州刺史,改都督豫、江、司三州、豫州刺史。時豫州刺史殷琰據壽陽反叛,休祐出鎮歷陽,督劉勔等討琰,琰未平,勔築長圍守之。休祐復徙都督荊、湘、雍、益、梁、寧、南北秦八州諸軍事、荊州刺史,持節、常侍、將軍、開府並如故,增封二千戶,受五百戶。以山陽荒敝,改封晉平王。

休祐素無才能,強梁自用,大明之世,年尚少,未得自專,至是貪淫,好財色。在荊州,裒刻所在,多營財貨。以短錢一百賦民,田登,就求白米一斛,米粒皆令徹白,若有破折者,悉刪簡不受。民間糴此米,一升一百。至時又不受米,評米責錢。凡諸求利,皆悉如此,百姓嗷然,不復堪命。泰始六年,征為都督南徐、南兗、徐、兗、青、冀六州諸軍事、南徐州刺史,加侍中,持節、將軍如故。上以休祐貪虐不可蒞民,留之京邑,遣上佐行府州事。

休祐狠戾強梁,前後忤上非一。在荊州時,左右苑景達善彈棋,上召之,休祐留不遣。上怒,詰責之曰:"汝剛戾如此,豈為下之義!"積不能平。且慮休祐將來難制,欲方便除之。七年二月,車駕於岩山射雉,有一雉不肯入場,日暮將反,令休祐射之。語云:"不得雉,勿歸。"休祐時從在黃麾內,左右從者並在部伍後,休祐便馳去,上遣左右數人隨之。上既還,前驅清道,休祐人從悉分散,不復相得,上因遣壽寂之等諸將追之。日已欲暗,與休祐相及,逼令墜馬。休祐素勇壯有氣力,奮拳左右排擊,莫得近。有一人後引陰,因頓地,即共毆拉殺之。乃遣人馳白上,行唱:"驃騎落馬。"上曰:"驃騎體大,落馬殊不易。"即遣御醫絡驛相系。頃之,休祐左右人至,久已絕。去車腳,輿以還第,時年二十七。追贈司空,持節、侍中、都督、刺史如故,給班劍二十人,三望車一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