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選》文選卷第五十一

注“尚書曰故一人”:袁本、茶陵本“故”作“迪”,是也。

注“毛詩周頌曰”:陳雲“頌” 下脫“序”字,是也。各本皆脫。

且觀大化之淳流:袁本、茶陵本無“且”字。案:二本不著校語,無以考之。陳雲“且 ”字衍,恐未必然,當各依其舊。

大廈之材:茶陵本“廈”作“夏 ”,雲五臣作“廈”。袁本雲善作“夏”。案:尤本以五臣亂善,非也。凡此字“夏”、“廈”錯見者,疑皆善“夏”,五臣“廈”,余以此求之。

注“秦繆公問得失之要”:袁本、茶陵本“問”下有“之”字,是也。

注“秦繆公聞百里奚故重贖之” :何校“奚”下添“賢”字,“
故”改“欲”,陳同,是也。各本皆誤。

注“楚人曰予之”:袁本、茶陵本“曰”作“許”,是也。

楚莊有叔孫子反:袁本、茶陵本 “叔孫”作“孫叔”,是也。

句踐有種蠡渫庸:袁本校語云“ 蠡”善作“(上彖下蟲) ”。茶陵本無校語。案:此所見不同也。

省田官:何校“田官”改“官田 ”。案:依文義是也。各本皆作“田官”,蓋誤倒。考宣紀地節元年假郡國貧民田;三年詔曰:“前下詔假公田貸種食。”公田即官田。疑此句當有善注,今失去,無可補。

莫不肌栗懾伏:袁本、茶陵本雲 “肌”善作“飢”。案:“飢”,傳寫誤,尤校改正之也。

注“邕邕者聲和也”:案:“者 ”當作“音”。各本皆偽。

是以北狄賓洽:茶陵本雲五臣作 “洽”。袁本雲善作“合”。案:此尤以五臣本改之也。注不見明文,無以考之。

而旌旗仆也:茶陵本雲五臣作“ 旌”。袁本雲善作“旍”。案:此尤以五臣本改之也。 “旍”即“旌”字,前已屢見,當各依其舊。

先生曰夫匈奴者:茶陵本“先生曰夫”作“先生夫子曰”,雲五臣作“先生曰夫”。袁本雲善作“先生夫子曰”。案:此尤校改正之也。“先生夫子曰”乃傳寫之誤。

驚邊扤士:袁本、茶陵本“扤” 作“杌”。何雲能改齋漫錄作“
抏”。案:何校是也。善不音注者,已見上林賦“抏士卒之精”下也。又此字見於史記、漢書、鹽鐵論者甚多,其訓損也,耗也,其音五官反。袁、茶陵二本所載銑注云“杌,動也”,而不著校語,以五臣亂善,致為乖謬。尤作“扤”,亦非。

注“刀刻其面”:茶陵本“刀” 作“刃”。袁本亦作“刀”,與此同。何校改“刃”,陳同。案:考史記集解引音義作“刃”,漢書顏注引如淳同,“刃”字是也。

未克殫焉:袁本雲善作“克”。茶陵本雲五臣作“克”。案:各本所見皆非也。當作“ 克”,但傳寫誤為“克”,非善、五臣有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