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選》文選卷第四

注“乃禮”又注“墳”:袁本、茶陵本作“乃禮切”三字,在“
維葉柅柅”下,“扶雲切”三字在注末,是也。“墳”是五臣音。

注“爾餚既將”:袁本“將”作 “時”,是也。茶陵本亦誤“將”。

注“徒兮”又注“胡”:袁本、茶陵本作“鵜乃兮切鶘音胡”七字,在注末,是也。

注“胡剛”:袁本作“胡剛切” 三字,在注中“吭鳥嚨”下,是也。茶陵本“剛”作“ 江”,非。

注“鱣□□也”:案:“鱣”當作“鮪”,各本皆誤。吳都賦“
筌□□”善注“□□鮪也”,可借證。

注“張衡應問曰”:案:“問” 當作“閒”。各本皆偽。

注“左氏傳曰”下至“在石渠門外”:袁本此六十字作“爽塏已見上文承明已見西都賦 ”,是也。茶陵本復出,非。

注“陽城蜀門名也”:袁本“城 ”作“成”,茶陵本亦作“城”。案:“門名”不俟更言“城”,必“成”字也。以此訂之,正文亦當作“成 ”。今各本皆有誤。

注“徒蘭”:袁本、茶陵本作“ 壇徒蘭切”四字,在注末,是也。

注“縣”又注“直例”又注“光 ”又注“郎”:袁本作“袨音縣墆音直例切桄音光榔音郎”十四字,在注末,是也。茶陵本無“袨音縣”,非。

注“莫江”又注“公達”:袁本、茶陵本作“莫江切”三字,在注中“則其言哤”下, “公達切”三字在“讙語也”下,是也。

注“白日也”:案:“白”字不當有,各本皆衍。

注“黃潤纖美宜制褌”:茶陵本 “褌”作“禪”,袁本亦作“褌”。案:似“禪”字是也。

藏鏹巨萬:案:“鏹”當作“繦 ”,注同。漢書食貨志作“繦”,劉引之可證。廣韻雲 “繦”俗作“鏹”。太沖時未必有此俗字也。

注“九兩”又注“浦覓”:袁本、茶陵本作“鏹九兩切□普覓切”在注末,是也。茶陵本無,非。

注“殖貨志曰”:何校“殖”改 “食”,陳同。袁本亦誤“殖”。茶陵本作“貨殖”,更非。

注“以持祿養”:案:“養”下當有“交”字。各本皆脫。此所引臣道篇文也。

扼腕抵掌:案:“抵”當作“扺 ”,注同。袁本善注末有“扺音紙”三字,最是。茶陵本割裂“紙”字入正文下,非。尤又改“紙”為“(糸氐) ”,益非。廣韻四紙:扺,扺掌。說文云:側手擊聲也。與十一薺之“抵”,迥然有別。甚明。西征賦、為蕭揚州作薦士表、廣絕交論用“扺掌”者,放此。今皆作 “抵”,蓋誤由五臣而各本亂之。集韻,“扺”下重文有“抵”,雲或作“抵”,可見其不分別久矣。其群書此字之誤,不悉數。

注“桓譚七說曰”:案:“譚” 當作“麟”。各本皆誤。後漢書本傳章懷註:案摯虞文章志,麟文見在者七說一首云云,後七命注、祭屈原文注皆引桓麟七說,可證。

注“吉日兮良辰”:陳雲“良辰 ”當乙,是也。各本皆倒。

注“猶衛之雅質”:案:“雅” 當作“稚”。各本皆偽。

注“楚徙宅西河長公思故處” 案:“楚”當作“整”,“長公”二字不當有。各本皆誤。此音初文。今本作“殷整甲徙居西河猶思故處”,此引多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