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選》文選卷第二十八


文選考異
注“請更諸爽塏之地”:陳雲“之地”當作“者”。今案:當作“者也”,引末綴以“也 ”字,善每有之。各本皆誤。
注“恆豆之俎”:案:“俎”當作“菹”。各本皆偽。

注“謂百萬中之二也”:案:“ 中”當作“十”。各本皆偽。

 長安有狹邪行五言
伊洛有歧路,歧路交朱輪。爾雅曰:二達謂之歧旁。郭璞曰:歧,道旁出也。楊惲書曰:乘朱輪者十人。曹植妾薄相行曰:輜軿飛轂交輪。輕蓋承華景,騰步躡飛塵。華景,日也。漢書云:日華曜也。鳴玉豈朴儒,憑軾皆俊民。國語曰:趙簡子鳴玉以相。禮記曰:君子行則鳴佩玉。漢書儒林傳,武帝曰:吾始以尚書為樸學。左氏傳,楚子玉曰:請與君馮軾而觀之。尚書曰:俊民用康。烈心厲勁秋,麗服鮮芳春。厲,嚴貌也。西京賦曰:麗服颺菁。余本倦遊客,豪彥多舊親。 漢書曰:司馬長卿故倦遊。傾蓋承芳訊,欲鳴當及晨。家語曰:孔子之郯,遭程子於塗,傾蓋而語。雞及晨而鳴,以喻人及時而仕也。春秋考異記曰:雞應旦明。明與鳴同,古字通也。守一不足矜,歧路良可遵。漢書,嚴安上書曰:守一而不變者,未睹治之至也。淮南子曰:楊子見逵路而哭之,為其可以南可以北也。老子曰:聖人抱一,為天下式。河上公曰:抱,守也。守一乃知萬事,故為天下法式。規行無曠跡,矩步豈逮人。楊雄覈靈賦曰:二子規游矩步。蘇子曰:行務應規,步慮投矩。廣雅曰:曠,遠也。投足緒已爾,四時不必循。言規行矩步,既無所及,故投足前緒且當止矣。猶如四時異節,不必相循。解嘲曰:欲行者擬足而投跡。爾雅曰:緒,事也。孫卿子曰:日月遞照,四時代御。將遂殊塗軌,要予同歸津。周易曰:天下同歸而殊塗。
文選考異
注“俊民用康”:案:此有誤也。洪範有“俊民用章,家用平康”,無“俊民用康”。余屢引。各本亦“章”、“康”互出。蓋“章”是,“康 ”非也。
要予同歸津:袁本、茶陵本“予 ”作“子”,是也。

 長歌行五言
逝矣經天日,悲哉帶地川。范曄後漢書曰:上黨太守田邑與馮衍書曰:日月經天,河海帶地。寸陰無停晷,尺波豈徒鏇。言日無停景,川不鏇波,以喻年命流行,曾無止息也。淮南子曰: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時難得而易失也。說文曰:晷,景也。年往迅勁矢,時來亮急弦。楚辭曰:年洋洋而日往。釋名曰:矢,指也,其有所指。迅,疾也。漢書,蒯通曰:時乎時不再來。急弦,已見上文。遠期鮮克及,盈數固希全。管子曰:任之重者莫如身,期之遠者莫如年。左氏傳,卜偃曰:萬,盈數也。然此之盈數謂百年也。列子,楊朱曰:人得百年之壽,千中無一,疾病哀苦居其半矣。毛詩曰:君子萬年,介爾景福。鄭玄曰:汝有萬年之壽矣,又助汝大福也。容華夙夜零,體澤坐自捐。無故自捐曰坐也。茲物苟難停,吾壽安得延?爾雅曰:延,長也。俛仰逝將過,倏忽幾何間。俛仰,已見上文。毛詩曰:逝將去汝。毛萇曰:逝,往也。楚辭曰:往來倏忽。慷慨亦焉訴,天道良自然。但恨功名薄,竹帛無所宣。四子講德論曰:節趨不立,則功名不宣。墨子曰:以其所行,書於竹帛,傳遺後子孫。迨及歲未暮,長歌承我閒。毛萇詩傳曰:迨,及也。韓詩曰:歲聿其暮。薛君曰:暮,晚也。言君之年歲已晚也。楚辭曰:願乘閒而自察。
文選考異
注“范曄後漢書曰”:袁本、茶陵本無此六字。案:無者是也。善例如此,引太子報桓榮書之在榮傳,谷永與王譚書之在永傳,初不稱范、班二史也,其類甚多。此亦尤延之添而未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