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選》文選卷第二十八

文選考異
日出東南隅行:袁本、茶陵本此首第十,長安有狹邪行第十一,前緩聲歌第十二,長歌行第十三,吳趨行第十四,塘上行第十五,悲哉行第十六,短歌行第十七。案:此亦善、五臣次序不同而失著校語。
高台多妖麗:案:“妖”當作“ 姣”,注同。善引呂氏春秋“公姣且麗”在達郁,又王逸楚辭注“姣好也”在“大招姣麗施只”下,作“姣” 明甚。袁、茶陵二本作“妖”,所載五臣向注云“妖,美”。必各本以五臣亂善,又盡改注中“姣”字作“妖 ”,而幾於莫可辨識矣。今特訂正之。

浚房出清顏:案:詳註引“廣廈邃房”,是善正文作“邃”字。袁、茶陵二本作“浚” ,所載五臣濟注云“浚,深”,恐此亦以五臣亂善。

注“曼好目曼澤”:陳雲“好” 上“曼”字衍,是也。此引王逸語,後三十三卷可證。各本皆衍。

高崖被華丹:案:“崖”當作“ 岸”。袁本雲善作“崖”。茶陵本雲五臣作“岸”。其實各本所見皆非也。“崖”字傳寫涉上而誤耳。非善如此。

注“韓詩曰舞則莫兮”:陳雲“ 莫”,“纂”誤。案:所校是也。前舞賦注引不誤,可證。

 前緩聲歌五言
遊仙聚靈族,高會曾城阿。淮南子曰:掘崑崙墟以下,地中有層城九重,其高萬一千里一十四步二尺六寸。長風萬里舉,慶雲郁嵯峨。慶雲,已見上文。宓妃興洛浦,王韓起太華。楚辭曰:迎宓妃於伊、洛。魏文帝詩曰:王、韓獨何人,翱翔隨天塗。神仙傳曰:衛叔卿歸華山,漢武帝令叔卿子度求之,見其父與數人博。度曰:向與博者為誰?叔卿曰:是洪崖先生、王子晉、薛容也。又曰:劉根初學道,到華陰,見一人乘白鹿,從十餘玉女。根頓首乞一言,神人乃住曰:爾聞有韓眾不?答曰:實聞有之。神曰:即我是也。尚書曰:至於太華。北征瑤台女,南要湘川娥。爾雅曰:征,召也。楚辭曰:望瑤台之偃蹇兮,見有娥之佚女。西京賦曰:懷湘娥。王逸楚辭注曰:堯二女娥皇、女英,墮湘水之中,為湘夫人也。肅肅宵駕動,翩翩翠蓋羅。毛詩曰:肅肅宵征。曹植飛龍篇曰:芝蓋翩翩。甘泉賦曰:鹹翠蓋而鸞旗。羽旗棲瓊鸞,玉衡吐鳴和。琴道,雍門周曰:水嬉則建羽旗。瓊鸞,以瓊為鸞,以施於旗上。鸞,鳥,故曰棲也。鸞旗,已見上注。楚辭曰:鳴玉鸞之啾啾。又曰:枉玉衡於炎火。王逸曰:衡,車衡也。鄭玄周禮注曰:鑾和皆以金為鈴也。應劭漢書注曰:鑾在軾,和在衡。太容揮高弦,洪崖發清歌。思玄賦曰:太容吟曰:念哉!注曰:太容,黃帝樂師。廣雅曰:揮,動也。西京賦曰:洪崖立而指麾。薛綜曰:三皇時伎人也。獻酬既已周,輕舉乘紫霞。毛詩曰:獻酬交錯。漢書,谷永曰:遙興輕舉,登霞倒景。捴轡扶桑枝,濯足湯谷波。楚辭曰:飲余馬乎鹹池,捴余轡乎扶桑。又曰:朝濯發於湯谷。清輝溢天門,垂慶惠皇家。淮南子曰:馮夷,大禹之御也。乘雲車,排閶闔,淪天門。高誘曰:天門,上帝所居,紫宮門也。蔡雍述征賦曰:皇家赫而天居,萬方徂而星集。
文選考異
注“馮夷大禹之御也”:案:“禹 ”當作“丙”。各本皆誤。此所引原道訓文,高誘有注云“丙”或作“白”,不得為“禹”明甚。後廣絕交論引作“丙”,不誤。
 塘上行五言 歌錄曰:塘上行,古辭。或雲甄皇后造,或雲魏文帝,或雲武帝。歌曰:蒲生我池中,葉何一離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