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史》卷二百三十七·列傳第一百三十四

○文苑上

楊奐 員擇 陸文圭 梁益 劉辰翁 黃圭 羅志仁周 密 盧摯戴表元 陳孚 馮子振 洪希文 龔璛 宋無 白珽 劉應龜 元淮 袁易泰 鮮于樞 鄭滁孫 陶孫 姚應鳳 謝暉 吾邱衍 仇遠 楊載 楊剛中李桓劉詵 龍仁夫劉岳申 陳旅 程文 陳繹曾 李泂 王景賢 范槨 柳貫李孝光 朱文霆 周馳 朱德潤 顧輝 馬瑩 黃叔英 吳福孫 胡渭 李存

昔金之末造,文章衰敝,至元好問出,始無愧於唐宋之作者,然蒙古初入中原,好問之學不甚顯於當世。中統以後,浸尚詞術,上下百有餘年,稱詩者推楊載、虞集、揭傒斯、范槨,稱文者推虞集、揭傒斯、黃溍、柳貫,皆質有其文,彬彬然立言之君子也。

皇朝黃宗羲以姚燧、虞集為元文之最盛者,王士禎以吳萊之詩配蘇軾,翁方綱以虞集之詩繼黃庭堅,蓋議論之不同如此。文章之士,因派別而為愛憎,至論定於千載之後,其言固不可易也。作《文苑集》。

楊奐,初名煥,後改為奐,字煥然,乾州奉天人。年十一,母卒,哀毀如成人。金末,舉進士不第。

太宗九年,詔宣德稅課使劉中試諸路儒士。奐應試東平路,兩中賦論第一。耶律楚材薦為河南路徵收課稅所長官,兼廉訪使。奐言於耶律楚材曰:“奐以書生,理財賦己非所長,況河南兵荒之後,遺民無幾,願假以歲月,使得摩撫瘡瘐,為朝廷萬一之助。”楚材善之。奐至,約束簡易。或以增稅額為言,奐責之曰:“剝下欺上,爾欲我為之也!”即減原額四之一,公私便之,謂從來漕司所未有。在職十年,以老病致仕。世祖在潛邸,驛召參議京兆宣撫司事。累上書,得請而歸。卒年七十。賜諡文憲。

奐博學強記,讀《通鑑》,論漢魏正閏,不平其事,著書駁正之。文章務去陳言,以蹈襲古人為恥。趙復稱其沉沒莊、騷,出入遷、固,然後折衷於孔孟之六,世以為知言。著有《還山集》六十卷,《天興近鑒》三卷,《正統書》六十卷。初,奐從太宗檢文,判誤奐為英,不敢私改故又名英雲。

門人員擇,得奐文學之傳。奐文集,即擇所釐訂者。

陸文圭,字子方,江陰人,幼穎悟,博通經史百家之學。宋鹹淳九年,以春秋中鄉選。宋亡。隱居不仕。延祐設科,有司強之就試,再中鄉選。其對策言救流民之策三,曰:擇守令,輕賦役,議振貸;革貪吏之策三,曰:清選法,均俸給,嚴糾劾,拯鹽法之策三,曰:恤亭戶,減官額,省職員;拯鈔法之策三,曰:住印造,節用度,禁奢侈;皆切中當世之弊。朝廷數遣使以幣聘之,文圭老疾不果行。卒年八十五。

文圭為文,縱橫變化,莫測其涯涘,東南學者皆宗師之。屬纊先一日,語門人曰:“以數考之,吾州二十年後,必有兵變,吾死宜葬於不食之地,勿封勿樹,庶免暴骨之患。”其後江陰之亂,冢墓盡發,人乃服其先知。有《牆東類稿》二十卷。

同縣梁益,字友直,工文辭,與文圭齊名,著有《三山稿》、《詩傳旁通》。

劉辰翁,字會孟,吉安廬陵人,宋太學生。廷試言:“濟王無後,可憫。忠良戕害,可傷。風節不競,可憾。”忤賈似道,置丙等。宋亡,不仕。著有《須溪文集》子尚友,亦能文。吳澄評其父子之文,謂辰翁奇詭變化,尚友浩瀚演迤,皆能成一家之言。

同縣黃圭,字唐佐,羅志仁,字壽可,宋末有詩名。以薦,圭授莆田丞,志仁授天長書院山長。劉辰翁嘗稱之曰:“黃西月五言,羅秋壺小詞,它人莫能及也。”

周密,字公謹,其先濟南人,後徙吳興。密學問淵雅,為宋相馬廷鸞所知。累官豐儲倉所檢察。宋亡,寓杭州,居癸辛街楊沂中之瞰碧園,與王沂中、張炎、仇遠等相倡和。其詩感慨激發,樂府尤工。有《蠟屐集》《弁陽詩集》、《苹洲漁笛譜》。密著書甚多,其《齊東野語》、《癸辛雜語》、《絕妙好詞》,皆盛行於世。

盧摯,字處有,一字莘老,大都涿州人。至元中,以能文薦。累遷河南路總管。真人吳全節,代祀岳瀆,過河南,聞其治行,力薦之。大德初,授集賢學士。出為江東道廉訪使,復入為學士,遷承旨。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