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史》卷二百三十七·列傳第一百三十四



元初能文者,曰姚、盧,謂燧及摯也。古今體詩,則以摯與劉因為首。著有《疏齋集》臨川呈澄早“盧學士所作古詩,類魏晉清言,古文出入《盤誥》中,字字土盆瓦缶,而有三代虎蜼瑚璉之色。”見者莫不改觀。摯嘗曰:“清廟明堂,謂之古,朱門大廈,謂之華屋可也,不可謂之古。太羹元酒謂之古,八珍謂之美味可也,不可謂之古。知此,可與論古文矣。”其自言得力如此。

戴表元,字帥初,一字曾伯,慶元奉化州人。宋鹹淳中,登進士乙科,教授建寧府。後遷臨安教授,不就。大德八年,執政薦於朝,起家授信州教授,再調婺州,以疾辭。

初,表元閔宋季文章氣萎恭而辭骫骲,慨然以振起斯文為己任。時四明王應麟、天台舒岳祥,並當代儒宗,表元皆從受業。故其學博而肆,其文清氵突雅潔,蓄而始發。至元、大德間,東南以文章大家名重一時者,表元一人而已。其門人最知名為袁桷。桷之文,體裁、議論,皆取法於表元者。

表元晚年,翰林、集賢以修撰、博士二職論薦,不肯起。年六十七卒。有《剡源集》三十卷。

陳孚,字剛中,台州臨海人。至元中,孚以布衣上《大一統賦》,江浙行省聞於朝,署上蔡書院山長。考滿,謁選京師。二十九年,世祖命梁曾以吏部尚書再使安南,選南士為介。朝臣薦孚博學有氣節,調翰林國史院編修官,攝禮部郎中,為曾副。陛辭,賜五品服,佩金符以行。三十年正月,至安南,世子陳日燇以憂制不出郊,遣陪臣來迎,又不由陽明中門入。曾與孚回館,致書詰日燇以不庭及不出郊迎詔之罪,往復三書,辭直氣壯,皆孚筆也。使還,除翰林待制,兼國史院編修。帝方欲置之要地,而廷臣以孚南人,且尚氣,頗忌之,遂除建德路總管府治中,再移衢州、台州。大德七年,奉使宣撫循行諸道。時台州旱飢。道殣相望。江浙行省檄浙東元帥脫歡察樂振之,脫歡察樂不恤民,驅協有司,動置重典,孚遂詣宣撫使,訴其不法十九事,按實抵罪,發倉振民,全活者眾。孚亦以此致疾,卒於家。年六十四。贈臨海郡公,諡文惠。孚天材過人,性任俠不羈,其詩文任意疾成,不事雕斫。有文集行於世。

同時有馮子振,其豪俊與孚略同,孚自以為不及。子振嘗為詩諛桑哥,及桑哥敗,子振又告詞臣撰碑引喻失當,孚發其奸狀,帝不問。子振為文,酒酣耳熱,命侍史二三人潤筆以俟,據案疾書,隨紙數多寡,頃刻輒盡,然不盡合於法度,人亦以此少之。

洪希文,字汝質,興化莆田人。父德章,宋貢士,初為興化教諭。會兵亂,父子同居萬山中,飯疏飲水,相倡和,無慍色。德章有集曰《軒渠》,希文自號《續軒渠集》又號《去華山人稿》。其詩激宕淋漓,為閩人之冠。

龔璛,字子敬,鎮江人。父渠,宋司農卿,宋亡,例遣北上,行至莘縣,不食而卒。璛與弟理,力學不仕,當時以兩龔比之。以薦為寧國路儒學教授。遷上饒縣主簿,以江浙等處儒學副提舉致仕,卒。為文卓偉殊絕,自成一家,著有《悔存稿》。

宋無,字子虛,舊字晞顏。宋末,兵起,自晉陵遷平江蘇,昌朱姓,搶攘之際,不廢學業。父國珍,領征東萬戶案牘,適病痿,無丐以身代入海,抵竹島,風濤大作,無吟詠自如。至元二十四年,中丞王約薦之,以奉親辭。著有《翠寒集》。趙孟頫稱其風流蘊藉,皆不經人道語。又《啽囈集》一卷,雜詠古人軼事。《鯨背吟》一卷,乃從事征東幕府時,作七言斷句,議論諷刺,有裨時政焉。

白珽,字廷玉,錢塘人。年十三,受經太學,即有聲。甫壯,李衎為江浙平章,薦為太平學諭,珽勉起應命。秩滿,遷蘭溪州判官,不赴。其詩文為時所重,紫陽方回稱其冠絕古今。廬陵劉辰翁言其蒼然者不惟極塵外趣,兼有去山韶鰠庵音。晚歸老棲霞,學者稱湛淵先生。所著曰《經子類訓》,曰《集翠裘》、曰《靜語》,各二十卷。亦工書,有魏晉風。

劉應龜,義烏人。自少潛心義理之學,每以古人自期。宋淳祐間,游太學,丞相馬廷鸞高其才,將以女妻之,堅不允,由是名稱藉甚。至元初,起為月泉書院山長,升杭州學正。所著有《夢稿》、《痴稿》、《聽雨留稿》共二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