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史》卷二百三十三·列傳第一百二十九



郭庸,字允中,蒙古人。由國學生歷西台監察御史,劾丞相脫脫弟也先帖木兒,左遷興中府添設判官。脫脫敗,召還,累擢中書參知政事。明兵入京師。異至齊化門,叱之拜,庸曰:“臣各為其主,何拜之有!”不屈死。

丁好禮,字敬可,蠡州人。精律算,辟中書省掾,授戶部主事。擢江南行台監察御史,入為戶部員外郎。拜監察御史,又遷戶部郎中,升侍郎。除京畿漕運使。建議置司於通州,講求漕運利弊。著為成書。除戶部尚書。拜參議中書省事。遷治事侍御史,出為遼陽行省左丞,未行,留為樞密副使。至正二十年,拜中書參知政事。京師大飢,值元壽節,朝廷仍依故事大燕。好禮言:“民有父子相食者,當修省以弭天災,不宜宴會。”不聽,乞謝事,以集賢大學士致仕,給全俸。擴郭帖木兒饋麥百石,不受。二十七年,復起為添設平章。尋以議論不合,謝政去。特封趙國公。明兵陷兵師,或勸好禮往謁主將,好禮叱曰:“我小吏致位極品,今老矣,所欠惟一死耳!”後數日,主將召之,不肯行。異至齊化門,抗辭不屈,遇害,年七十五。

朱公選,字克用,樂平人。累官臨察御史。明兵逼京師,惠宗集三宮,議避兵北行。宦者趙伯顏不花慟哭,諫曰:“天下者,世祖之天下。陛下當以死守,奈何棄之?”不聽,夜半開門北遁。公選以疏留弗獲,乃匍匐送帝出國門,歸而自裁。

孫德謙,睢州人,官大同行省平章政事。大都既陷,惠宗北奔,明兵圍大同。謙嬰城固守,自知力不支,乃手書自決,作詩數章,詞義激烈,飲藥自殺。

葉蘭,字楚庭,鄱陽人,官太常禮儀院奉禮。明初,周伯琦應召入金陵,蘭以詩諷之。後伯琦以其名薦,蘭曰:“吾世為元臣,義不可仕。”赴石橋水死。張昶,宛平人,累官戶部尚書。奉使招諭明祖,為明祖所留,愛其才敏,授參知政事。昶外示款城,與楊憲、胡惟庸皆友善。自以元之舊臣,心常怏怏,嘗語所親曰:“吾仍思歸故土也。”朝廷謂昶已死,贈官謚,錄用其子。會李文忠於杭州,擒元平章醜的、長壽等至,明祖釋之,遣歸京師。昶陰托二人,奏密疏於惠宗,且寄書其子存仁。會昶疾,憲候之於昶臥內,得疏稿,遂奏之。明祖令都督府接問。昶書八字曰:“身在江南,心思塞北。”乃殺昶。

伯顏子中,其先西域人。後徙江西。少好學,有司薦,不弟。行省辟授東湖書院山長。遷建寧路教授。會江西盜起,行省拜子中都事,使守贛州。子中從諸生趣贛,贛已破,子中倉卒募吏民,與賊戰於城下。兵敗,子中由間道走福建。汀州帥陳有定固熟子中名。授行省員外郎。子中出奇計,以有定兵復建昌。因浮海抵大都獻捷。遷行省郎中,再進吏部侍郎。持節發廣西何真兵,使救閩。至則何真已降明。子中墜馬,折一足不死。至軍中,主將義而釋之。

子中遂變姓名,冠黃冠,遊行江湖間,明祖數訪求子中,不得,錄其妻子,沒掖庭。子中竟自匿不顧,曰:“吾元臣,死元固吾分,何妻子言哉!”出購鴆自隨,曰:“此以志也。”未幾,子中遁還江西,布政使沈元密言之明祖,遣使者齎璽書以幣聘子中。使者至,子中大哭曰:“死晚矣,乃以詔污我。”祭祖父、師友畢,仰藥死。

王翰,字用文,又名那木罕,本河西人。先世以千戶鎮廬州,遂為廬州人。

翰襲世職為千戶,有能名。台省薦之,改除廬州路治中。又改福建路。適三魁盜起,翰造其壘,諭降之。遷同知,又遷理問。綜理永福、羅源二縣。泉州土官柳莽跋扈,連結旁郡,翰至,悉解散之。擢行省郎中、潮州路總管。

元亡,屏居永福山中,黃冠野服,號友石山人。有上書薦之者,聞命下,嘆曰:“女豈可更適人哉!”即病,不服藥,有司迫就道,引刃自絕。遺詩與友人吳海曰:“昔在潮陽我欲死,宗嗣如絲我無子,彼時我死作忠臣,覆宗絕嗣良可恥。今年辟書親到門,丁男屋下三人存。寸刃在手顧不惜,一死了卻君親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