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史》卷九十八·志第六十五



大祭祀,則為儀仗軍。至元十二年,上尊號告祭天地、宗廟,調左右中三衛五千人為蹕街清路軍。至大二年,上尊號,樞密院調衛軍一千備儀仗。三年,上皇太后尊號。行冊寶禮,用內外儀仗軍及五色甲馬軍二百人。四年,合祭天地、太廟、社稷,蹕街清道及守內外壇壝門,用衛軍一百八十人。是年,奉迎武宗玉冊袝廟及祭享太廟,俱用蹕街清路軍一百五十人。皇慶元年,天壽節行札,用內外儀仗軍一千人。至治元年,命有司選控鶴衛士及色目、漢軍以備儀仗。是年定鹵簿隊仗,用三千二百三十人。仍用儀仗軍一千九百五十人以備儀仗。天曆元年,親祭太廟內外,用儀仗軍並五色甲馬軍一千六百五十名。二年,正旦行禮,用儀仗軍一千人享太廟,用蹕路清街軍一百人,看守米凡盆軍一百人。天壽節行禮,用儀仗軍一千人。皇后冊寶,用儀仗軍一千二百人。

車駕巡幸,則為扈從軍。至元十七年,發忙古□、抄兒赤所領河西軍及阿魯黑麾下二百人,入備扈從。至大二年,皇太后將幸五台山,中書省臣議:“昔大太后嘗幸五台,於住夏探馬赤及漢軍內各起扈從軍三百人,今請如故事。”從之。是年,樞密院臣言:“來歲車駕巡幸,請調六衛軍騎卒六千人備車馬器仗,與步卒二千人扈從。”允之。

車駕巡幸,警夜以備非常,則為巡邏軍。皇慶元年,丞相鐵木迭兒奏:“每歲幸上京,於各宿衛中留衛兵三百七十人,以備巡邏。今歲多盜賊,宜增留一百人。”從之,仍令樞密院中書省分領焉。延祐七年,詔留守司及虎賁司官,每夜率眾巡邏。

守護倉庠,則為看守軍。鎮守海口侍衛親軍屯儲都指揮使司,建置年分闕。至元二十五年,以衛軍二十人,分守大都城外豐潤、豐實、廣貯、通濟四倉,又調衛軍五人看守樞密院糧倉。大德四年,調軍五百人,看守新開河閘。延祐三年,嶺北行省乞軍守衛倉庫,命於醜漢所屬萬戶摘探馬赤軍三百人與之。

歲漕以衛軍彈壓,則為鎮遏軍。延祐元年,樞密院臣奏:“江浙運糧八十三萬餘石,前來直沽。請差軍人鎮遏。”詔依年例,調軍一千人,命右衛副都指揮使伯顏領之。三年,海運至直沽,樞密臣奏,“今歲軍數不敷,乞調衛軍五百人巡遏。“從之,七年,調海運鎮遏軍一千人,如舊例。

太宗元年,詔諸王並眾官人投下僉軍事理,有妄分彼此者,罪之。每一牌子金軍一名,限年二十以上、三十以下者充之,仍立於戶、百戶、牌子頭。其隱匿不實及知情不首,並隱藏進役軍人,皆處死。

七年,僉宜德、西京、平陽、太原、陝西五路人匠充軍,命各處管匠頭目,除織匠及和林建宮殿人匠外,應有回回、河西、漢兒匠人並札魯花赤及札也種田人等,通驗丁數,每二十名僉軍一名。

八年,詔燕京路保州等處,每二十名僉軍一名,命答不葉兒領之。真定、河間、邢州、大名、大原等路,除先僉軍人外;於斷事官忽都虎新籍民戶三十七萬二千九百七十二名數內,每二十丁僉軍一名,亦命答不葉兒領之。蒙古舊制:家有男子十五以上、七十以下,無眾寡皆為兵。至是始有僉軍之制焉。

十三年,諭總管萬戶劉黑馬:“據斜烈奏,忽都虎等元籍諸路民戶一百萬四千六百五十六戶,除逃亡外,有七十二萬三千九百一十戶,總僉軍一十萬五千四百七十一名,點數過九萬七千五百十五人余。今年蝗旱,民力艱難,往往在逃。今後止驗在民戶僉軍,仍命逃戶復業者免三年軍役。”

定宗二年,詔:“蒙古戶,每百戶以一名充拔都兒。”

憲宗六年,皇弟忽必烈奏請續僉內地漢軍,從之。

世祖中統元年,罷解州鹽司一百人。初,鹽司原籍一千戶,一十戶僉軍一名。阿藍答兒倍其役。帝以重困民,立罷之。

三年,詔,“真定、彰德、邢州、洺磁、東平、大名、平陽、大原、衛輝、懷孟等路,有舊屬按札兒、勃羅、笑乃□、闊闊不花、不裏海拔都兒所管探馬赤軍,乙卯歲為民戶,亦有僉充軍者。若壬寅、甲寅兩次僉定,已入籍冊者,令從各萬戶出征;其漏者及入蒙古、漢人民戶內者,悉僉為軍。”三年,諭山東東路經略司,“益都路匠人已前曾經僉把者,宜遵別路之例從軍。”鳳翔府屯田軍準充平陽軍數,仍於鳳翔屯田。刁國器所管重僉軍九百一十五人,即日放遣為民。陝西行省言:“士卒戍金州者,諸奧告已服役,今重勞苦。”詔罷之。並罷山東、大名、河南諸路新僉防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