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史》卷九十八·志第六十五



一,軍戶和雇和買雜泛差役,除出征邊遠者全行蠲免,其餘有物之家,奧魯官憑給有司印文,官給價鈔,和雇和買依例應付;無物之家,不得配撞科派。

一,軍戶限地四頃之外,其餘地畝稅銀依前體例送納。

一,奧魯官不得騷擾軍戶,擅科軍差。

一,一切軍需,管軍官常切用心提調,無致損失。

一,諸翼軍人,並須選楓習壯丁常加教練,管軍官不得徇私受賄,令親丁、驅口買名代替。

一,軍前私放錢債,虛錢實契,至歸還時多餘取利者,追征沒官,酌量治罪。

一,軍官不得多餘占使私役軍人,尤不得擅科錢物。

一,衣裝糧料,並仰本翼正官公同給散,不得中間剋扣,違者罪之。

一,奧魯官不得重役貧難軍戶,有徇私隆蔽者罪之。

一,軍人訴訟,須經所屬官司,自下而上陳告,如理斷不公者。許訴於肅政廉訪司。若有兇徒惡黨,閃避軍役,風聞公事,恐嚇官吏錢物者,嚴行治罪。

大德元年,御史台議:“軍官萬戶、千戶、百戶,各有被使札也定數。近年各處軍官,除合香札也外,又行多餘差占正軍,作祗侯、曳剌、知印等名色,既無定例,合行禁治。”從之。

至大四年,頒存恤軍人條畫:

一,探馬赤軍累次僉起漸丁,以致氣力消乏,除至元九年籍定軍人外,已後續僉漸丁,杈宜在家存恤津助舊軍,其漸丁軍千戶、百戶、奧魯官並行革罷。

一,因軍人氣力消乏,侍衛漢軍每牌子內各一名一年,迤南漢軍每牌子內各二名二年,自下輪流,以恤兵力。

一,各路存恤六年貧難軍人,今已限滿,依已降詔書內直姑屯田軍戶,一體在家存恤。

一,州縣奧魯官撫養軍人,能使逃亡復業者優加升擢。

一,行省、宣慰司、都元帥府提調官員及漢人、蒙古軍官,非奉樞密院明文,毋得以點視為名。非理騷擾,其內外管軍官,若有便利於軍者,申呈樞密院次第施行。

皇慶元年,中書省臣奏:放軍戶李田歌等四百戶為民。初,李馬可等屬諸王脫脫,乙未年入民籍,高麗林衍及乃顏叛,僉為軍戶。至元九年定籍,以在七十二萬戶之外,改為民。至大四年,樞密院又奏為軍戶。至是,省臣言之,令遵乙未年之籍。後樞密院復改為軍戶焉。

至軍人所掠買者,謂之驅口,又名撒花人口,亦曰投祥戶。至元六年定蒙古軍驅條畫:凡探馬赤告爭驅口,令主奴對證,屬實者,分付本主。驅死其妻子承伏,委是本戶擄買者,亦付之本主。若主奴並無顯證,又當軍站民匠等差役者,依舊應差。

大德六年,定逃驅杖七十七,誘引窩藏者六十七,鄰人並社長里正知而不首捕者三十七,仍於逃驅名下追鈔一鍵,給捉獲人充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