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資治通鑑》宋紀一百二十四 起重光作噩正月,盡十二月,凡一年



丁未,光山軍節度使、開府儀同三司、判大宗正事、齊安郡王士祇,提舉西京嵩山崇福宮。

士祇數言事,秦檜患之。岳飛之下吏也。士祇草奏欲救之,語泄。檜乃使言者論:“頃岳飛進兵於陳、蔡之間,乃密通書於士祇,敘其悃愊,蹤跡詭秘。范同頃為浙東憲,與士祇通家往還,或以他故數日不克見,則必遣其屬邵大受往傳導言語,窺伺國論。士祇身為近屬,在外則結交將帥,在內則結交執政,事有切於聖躬,望罷其宗師職事,庶幾助成中興之業。”故有是命。仍令刑部檢會宗室戚里不得出謁接見賓客條法,申嚴行下。

己酉,金稽古閣火。

壬子,金審議使、行台戶部兼工部侍郎蕭毅、翰林待制、同知制誥邢具瞻等入見。毅等至館,帝命工部侍郎莫將館伴。

時殿陛之儀,議猶未決。議者以為兵衛單弱,則非所以隆國體;欲設仗衛,恐駭敵情。秦檜與知閤門事鄭藻謀之,藻請設黃麾仗千五百人於殿廊,蔽以帟幕,班定徹帷,檜然之。自是以為定製。

時秦檜議誓書事,以為:“自古盟會,各出意以為之誓,未有意自彼出,而反覆更易,必欲如其所要者。”帝曰:“朕固知之。然朕有天下而養不及親,徽宗既無及矣,太后年逾六十,日夜痛心。今雖與之立誓,當奏告天地、宗廟、社稷,明言若歸我太后,朕不憚屈己與之和。如其不然,則此要誓,神固不聽,朕亦不憚用兵也。”

乙卯,御史中丞何鑄充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充大金報謝使。右諫議大夫万俟禼試御史中丞,起居郎羅汝楫為右諫議大夫。丁巳,拱衛大夫、利州觀察使、知閤門事曹勛落階官,為容州觀察使,充報謝副使。

何鑄入辭,帝諭鑄委典致詞,事在必濟。又召勛至內殿,諭之曰:“朕北望庭幃,逾十五年,幾於無淚可揮。所以頻遣使指,又屈己奉幣者,皆以此也。竊計天亦默相之。”言已,淚下,左右皆掩泣。帝曰:“汝見金主,以朕意與之言曰:‘惟親若族,久賴安存,朕知之矣。然閱歲滋久,為人之子,深不自安。且慈親之在上國,一尋常老人耳,在本國則所系甚重。’往用此意,以天性至誠悅之,彼亦當感動也。”

戊午,金國審議使蕭毅等辭行。時朝廷許割唐、鄧二州,餘以淮水中流為界。毅辭,辭諭曰:“若今歲太后果還,自當謹守誓約;如今歲未也,則誓文為虛設。”

辛酉,特進觀文殿大學士、福建安撫大使兼知福州張浚為檢校少傅、崇信軍節度使,充萬壽觀使,免奉朝請。

秦檜將議和,遣工部員外郎蓋諒因事至閩中,風浚使附其議,當引為樞密使。浚答書,言敵不可縱,和不可成,檜不悅。會浚以母老乞詞,乃有是命。

是月,詔:“大金已遣使通和,令川陝宣撫司照會保守見存疆界,不得出兵生事,招納叛亡。”

十二月,癸酉,試尚書工部侍郎莫將權本部尚書,往唐、鄧州分畫地界。

先是詔刑部侍郎周聿充京西路分畫地界官,應乾措置,樞密都承旨鄭剛中充陝西路分畫地界官,應乾措置,委川陝宣撫司照南北誓書文字,子細分畫,不得差錯生事,至是又遣將焉。

乙亥,簽書樞密院事、充大金報謝使何鑄等至軍前,金都元帥宗弼遣鑄往會寧,且以書來索北人之在南者,因趣割陝西餘地。

是日,遣莫將、周聿往割唐、鄧,又命鄭剛中分畫陝西,以劉豫、吳玠元管地界為準。

癸巳,岳飛賜死於大理寺。

飛既屬獄,何鑄以中執法與大理卿周三畏同鞫之。飛久不伏,因不食,求死,命其子閤門祗候雷視之。至是万俟禼入台月餘,獄遂上。及聚斷,大理寺丞李若朴、何彥猷言飛不應死,眾不從。於是飛以眾證,坐嘗自言己與太祖以三十歲除節度使,為指斥乘輿,情理切害,及敵侵淮西,前後受親札十三次,不即策應,為擁兵逗留,當斬;閬州觀察使、御前前軍統制權副都統制張憲,坐收飛、雲書,謀以襄陽叛,當絞;飛長子左武大夫、忠州防禦使、提舉醴泉觀雲,坐與憲書,稱“可與得心腹兵官商議”,為傳報朝廷機密事,當追一官,罰金。詔飛賜死,命領殿前都指揮使職事楊沂中蒞其刑,誅憲、雲於都市。參議官、直秘閣於鵬,除名,送萬安軍,右朝散郎孫革,送潯州,並編管;仍籍其貲,流家屬於嶺南。天下冤之。飛死,年三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