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集團財務管理問題的現實思考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和金融市場的日益複雜多變,企業集團財務運作的內容和範圍得到極大的拓展和延伸,財務管理的模式和方法也處於激烈的變革之中。因此,深刻剖析當前企業集團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設計出適應經濟發展和提高企業集團競爭力的財務管理模式也顯得特別重要。
企業集團財務管理現狀分析

在市場經濟激烈的競爭環境下,集團公司能否立於不敗之地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集團的管理水平,而財務管理又是集團公司管理的中心環節。但是,由於許多因素,這一中心環節的管理卻不大樂觀,目前主要存在如下問題:
(一)、理財觀念落後
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和企業財務會計制度的不斷頒布與實施,可以說,集團公司面臨著一個全新的財務管理環境。但由於長期以來企業集團財務人員在思想上受到舊的財務制度的影響,集團財務人員的觀念頭比較滯後,尚未建立起諸如時間價值、風險價值、邊際成本、機會成本等科學財務管理的理念。
(二)管理體制不暢
目前,不少集團公司在財務管理上過度分權,造成無法駕駛各子公司(或分公司),難以從集團整體發展的戰略高度來統一安排投資和融資活動,結果是下屬企業各自為政、各行其是,追求局部利益"最大化",損害了集團的整體利益。
(三)、協調手段缺乏
許多企業集團並非通過產權紐帶聯結起來,內部結構鬆散,缺乏凝聚力,尚未形成集團利益的整體意識,往往過於強調局部利益,集團財務控制管理沒有達到全局的一體化高度。不少企業集團沒有建立起整體財務戰略和財務監督體系。因而,難以編制全面預算,開展財務分析,更沒有形成統一的財務報表結算中心,財務協調手段缺乏,很難使集團形成協同的效應,發揮整體優勢。
(四)監控缺乏全過程 財務監督力度不強
我國企業集團的財務控制集中於事後控制,缺乏至關重要的事前預算和事中控制。事前無預算,而事中的控制也往往限於年度利潤規劃,而沒有把計畫進一步具體化,編制出月份,季度和年度預算加以進行控制管理,從而事中控制流於形式。 而各分公司(或子公司)的會計人員,迎合本企業領導的不正當要求,只按本企業領導的意圖辦事,不按會計制度辦事,導致了集團會計核算失真,財務管理混亂,尤其是集團放權過多,下屬企業法人代表的權利過大,約束機制沒有形成,企業處置資產的權利得不到有效的約束,從而導致了企業集團效益滑坡和資產大量流失。
(五)資金管理鬆散
當前,集團企業在資金管理上普遍存在著方式落後、手段欠缺的問題。下屬企業多頭開戶的現象比較普遍,資金管理不嚴,體外循環現象無法避免,投資隨意性大、沉澱現象、周轉慢、使用效率不高的問題日益顯露。
( 六)預算管理活動難以開展
大部分集團公司由於目前尚未建立統一的財務管理體系,整體的預算還處於簡單化的“拍腦袋”方式。 財務預算工作對每個企業都是非常重要的, 但對於大多數集團單位在手工方式下預算管理有很多問題是無法解決的,特別是對於集團這樣多元化的企業,更是如此。
(七)信息孤島現象嚴重
集團公司所屬的各個子公司的信息化工作(特別是會計電算化)起步比較早,但由於缺乏統一的規劃,使用的財務軟體各不相同,集團難以通過匯總子公司的財務數據進行分析和管理,形成了一個個信息孤島。 而在集團的各下屬企業內部,業務處理系統中的數據無法流入到財務軟體中進行核算,既系統間不能無縫聯接,財務核算人員需要根據大量的業務單據整理後的結果製作憑證,一方面加重了財務人員的手工工作,另一方面業務處理核算過程延緩也降低了數據的準確性和時效性,使集團企業內部也同樣存在著信息孤島。 同時,有些企業領導看不懂財務報表,不知道各類財務數據之間的關聯性和相互影響,仍然習慣於粗放式、巨觀式的管理和決策方式。使財務信息從作用和意義上變成了“孤島”
企業集團財務問題治理對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