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商業銀行組織架構改革方向及啟示

  建立一個合適的組織架構是商業銀行業務運作能夠有效運轉的基本前提,不同的業務發展戰略可以用不同的組織架構來匹配。為了準確地把握國際銀行業的最新動態,為我國商業銀行組織架構的調整和改革提供參考,我們最近專門訪問了歐洲國家一些世界著名的商業銀行,包括德意志銀行、德國商業銀行、瑞士聯合銀行(bus)、瑞士信貸銀行和蘇格蘭皇家銀行等,對它們的組織架構及改革動態進行了專題考察。

一、歐洲商業銀行組織架構改革的基本趨勢
最近10年,歐洲商業銀行在業務運行模式上都作了很大改革,在組織架構的設定與調整上,存在三個基本的趨勢:
第一,隨著市場的發展,西方商業銀行的組織架構在不斷地變化和調整。
第二,銀行組織架構調整的基本方向是跟隨市場需求,根據更好地適應客戶需要、更有效地節省成本和更有效率地組織推動等原則去確立自己的管理體制,而不是簡單的“客戶驅動”或“產品驅動”。
第三,在組織架構的調整上,基本的趨勢是業務線的調整愈來愈綜合、愈來愈簡單,過去眾多的業務部門都在向兩類業務線靠攏:一是商業銀行業務,二是投資銀行業務,也即一般意義上的零售金融業務和批發金融業務。
從這次訪問的情況來看,我們所到訪的幾家銀行在最近幾年都在不約而同地改組其組織架構和相應的業務流程,這種現象的背後一定有其經營理念和管理哲學的變化在支撐。
銀行的業務如何組織、部門如何設定,實際上大的原則是兩個,一是按地區來組織和推動,一是按業務系統來組織和推動。前者是一種橫向管理模式,以分行為運作中心,後者是一種縱向管理模式,以總行部門為運行和指揮中心。
過去的銀行業,無論是歐洲還是美洲,或者亞洲,幾乎無一例外地以地區為中心、以分行為主導,而現在的趨勢則幾乎完全顛倒過來,改變為以業務戰線為主線,強調銀行的系統管理,分行的職能被大大弱化,總行業務部門的管理則得到極大的強化。
美國銀行業從25年前開始這種改變,歐洲銀行業大概從10年前開始這種轉變。從銀行組織架構的演變趨勢上看,歐洲銀行是在跟隨美國銀行業,但從銀行業綜合化發展趨勢上看,則是美國銀行業在追隨歐洲銀行業。
現在,凡是大的銀行,特別是國際性的跨國銀行,在組織架構設立的思路上都已經轉變過來。當然,那些規模小、經營範圍和活動地域很受局限的社區銀行,像信用社、儲蓄銀行、住房信貸銀行等則不存在這樣的問題。
二、歐洲商業銀行組織架構重組的主導思想
從總體上看,歐洲商業銀行目前的組織架構可以從總分行制、地區總部制、三大部門系統、大總行-大部門-小分行、以業務系統為重心來構建等若干側面來描述。
1.總分行制
雖然從原理上講,商業銀行在業務拓展的內部架構設定上可以有兩種選擇,一是採用總分行制,一是採用單一銀行制,但從全球範圍內的總的發展趨勢上看,總分行制已逐步取代單一銀行制。原來主要採用單一銀行制的美國商業銀行也在最近幾十年快步轉向全面推行總分行制,總分行制越來越成為西方商業銀行組織體制的主流。在總分行體制下,西方商業銀行的分行就是一個營業網點,這些網點可能很大,也可能很小;可能從事全面業務,也可能只從事有限的幾種業務甚至是單一業務。西方銀行的分支機構幾乎都稱“branch”,很少能看到有冠名為“sub-branch”(支行)的。
2.地區總部制
歐洲商業銀行根據業務走向、客戶分布、地域特徵等,在總行與分行之間設立地區總部,並通過這些地區總部強化對全國和全球各地分行的管理,以便更好地滿足客戶的服務要求和實現銀行自身的發展目標。
如德國商業銀行把全國劃分為20個地區,並設立管轄分行,這些地區管轄分行管理著180個二級分行和600個三級分行,它們實際上就是國內的地區總部。又如德意志銀行在海外設有兩個總部,一個位於新加坡,管理整個亞太地區,一個位於紐約,管理美國和加拿大的業務。另外,在南非的約翰內斯堡設有一個主要的管轄分行(main branch),管理整個非洲地區的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