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成本管理與控制

 成本控制屬於管理會計的範疇,具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成本控制主要是指對生產階段產品成本的控制;廣義的成本控制則強調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方面各個環節以及各個階段的所有成本的控制,包括了一切降低成本的努力,是成本管理的同義詞。因此,從這一意義上來說,商業銀業的成本控制應該是對成本進行的全方位、全過程、全員的管理與控制。

一、商業銀行成本的構成
商業銀行的成本是指商業銀行在從事業務經營活動過程中發生的與業務經營活動有關的各項支出。由於商業銀行的業務種類較多,因而其成本的構成也比較複雜,這裡我們僅以金融業標準損益表列示的成本內容按照成本的性態和對盈虧影響的重要性將商業銀行的成本歸納為以下幾個部分:
1.籌資成本。指商業銀行向社會公眾以負債的形式籌集各類資金以及與金融企業之間資金往來按規定的適用利率而支付的利息。包括存款利息支出和借款利息支出。籌資成本是商業銀行的主要成本。
2.經營管理費用。指商業銀行為組織和管理業務經營活動而發生的各種費用。包括員工工資、電子設備運轉費、保險費等經營管理費用。
3.稅費支出。包括隨業務量的變動而變化的手續費支出、業務招待費、業務宣傳費、營業稅及附加等。
4.補償性支出。包括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攤銷、遞延資產攤銷等。
5.準備金支出。包括呆賬準備金、投資風險準備金和壞賬準備金支出。
6.營業外支出。是指與商業銀行的業務經營活動沒有直接關係,但需從商業銀行實現的利潤總額中扣除的支出。
經營管理費用、營業外支出屬於抉擇性半固定成本,這部分成本與當期業務量基本無關,但可由商業銀行管理當局的短期決策行為改變其數額,比較適合採用彈性成本控制法進行控制,在成本預算時應認真決策,精打細算,在執行中要厲行節約,減少支出總額。補償性支出、準備金支出和稅費支出是按照一定的比率攤銷或計提的,理論上是一種變動成本支出,但在一定經營期間,對於某一確定的銀行來說,實際又是約束性固定成本,只能從合理充分地利用其創造的生產經營能力的角度入手,提高產品的產量,相對降低其單位成本,而不能降低這部分成本的總額。因此,這部分成本支出控制相對比較簡單。籌資成本屬於隨存款(或借款)的增減變動而變化的變動成本支出,是商業銀行成本控制的重點,可以採用標準成本控制法和邊際成本控制法。在實際控制中應強調的是:籌資成本控制的是單位業務量的耗費即單位資金的實際付息利率,而不是利息支出的總額。
二、商業銀行成本控制的方法
比較切合商業銀行成本管量控制實際的主要是標準成本控制法、彈性成本控制法、邊際成本控制法和成本指標控制法等。
1.標準成本控制法。是商業銀行在建立成本控制標準的基礎上,對成本支出進行控制分析的方法。它具有事前估算成本、事中及事後計算分析成本並揭露矛盾的功能。包括標準成本的制定、成本差異的計算分析。
(1)制定標準成本是商業銀行成本控制過程的首要環節。成本控制標準的具體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我們這裡僅對用於籌資成本控制的標準成本進行說明。
商業銀行的籌資標準成本是依據國家利率政策通過對一定時期社會資金的總量和市場占有率以及資金結構的調查、分析而制定的,用來評價實際籌資成本、衡量資金盈利能力的一種預計成本。從數量上來看,它應大於理想的成本水平,但又不小於歷史平均成本水平,實施以後實際成本更大的可能是逆差而不是順差,是要經過努力才能達到的一種標準,因而可以調動各部門職工的積極性。
商業銀行的籌資標準成本有兩種含義:
一種是指單位資金的標準成本,即體現商業銀行籌資目標的單位資金標準利率,包括標準存款利率和標準借款利率;另一種是指實際籌集資金總額的標準成本,是根據實際籌集資金量和單位資金的標準利率計算出來的。
籌資標準成本=實際籌資額×單位資金標準利率
需要強調的是,在實際工作中,商業銀行應區別存款和借款分別制定存款標準成本和借款標準成本,同時也可以根據管理目標的不同對存款標準成本和借款標準成本予以細化。如活期存款標準成本和定期存款標準成本等。
下面是一個制定存款標準成本的實例。
單位存款標準利率=利息支出標準總額/存款數量標準總額
根據上表,該銀行預算的存款標準利率為4.7%,單位存款的標準利率為2.57%,儲蓄存款的標準利率為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