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集團財務控制問題探討:第四章,目標管理

企業集團財務控制中重要的一項內容就是根據集團的發展戰略及計畫,確定經營管理中反映經濟責任與績效的具體財務指標,並通過科學的方法對其完成情況進行監督考核。為了使集團的經營活動合理化、規範化,為了保證管理決策的貫徹,並提供及時可靠的內部財務管理信息,就必須對財務指標及評價標準進行管理和控制。

企業集團財務控制中目標管理的主要方法有預算控制和責任會計管理等方式。
4.1 預算控制
1,預算控制的概念
預算控制是財務控制中的一種有效方法,它是關於企業發展的整體性規劃,一般要事先確定目標,然後收集、歸納、總結能夠反映實際運行情況的信息,並將此二者進行比較,再根據差異分析來決定控制的方向和強度。預算涉及了企業發展中價值目標的所有方面,企業的經營活動和財務活動都應受預算的控制,所以,預算是由各種活動、各種業務所反映的指標組成,且各種指標之間是有機結合的,它們共同組成了預算的總體。
預算具有全面規劃、動態控制等特徵。預算以價值形式反映了企業生產經營、財務管理的全部活動,它一般包括生產經營方面的銷售、生產預算、採購預算等,財務方面的現金流量預算、往來結算預算、財務報表預算等。同時,預算是通過動態、實時的監控來實現目標管理功能的。
預算是財務控制中目標管理的有效手段。財務控制的目標就是保證財務管理活動的有效性、效率性、規範性,實現財務管理的目標,而預算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控制,而且是財務指標方面的控制,因此,預算是目標管理的有效工具。預算制定要以財務管理的目標為前提,根據企業的發展計畫規劃生產經營活動,並通過計畫的形式,具體系統地反映出企業為達到經營目標所擁有的經濟資源的配置情況。預算的編制就是將企業的經濟目標分解,落實到每一個責任單位,作為責任方經營管理以及考核評價的依據;預算的實施就是將每一指標落實到實際經營活動中;預算的控制就是對預算所反映的財務控制目標進行動態的監督反映、修正、改進,使實際與預算相一致。
企業集團尤其需要加強預算控制。一方面,企業集團需要預算來進行控制。企業集團一般是多層次的組織結構,隨著管理幅度的增加及管理活動的複雜化,使得管理者很難進行直接的管理控制,這就需要一種有效的管理方法來保證集團經營目標的落實;同時,由於構成集團的成員單位之間的目標存在一定的差異,使得各方之間的利益會發生衝突,因此也需要一個權威有效的方式來明確各方的責任與利益,規範其經營管理的行為,進而使得各成員企業的目標與集團的目標保持一致。另一方面,預算更適合於企業集團。(1)預算的編制是採用從下到上的方法,考慮了下級的意見,照顧了下級的利益,下級單位及管理人員易於接受,這有利於調動成員企業的積極性,有利於各成員企業從企業集團的角度來審視其經營活動。(2)預算的整體性及全面性,使得成員企業在實施的過程中需要相互配合和協調,提高管理效率,減少磨擦,增強凝聚力,易於形成合力,從而增強或提高整個企業集團的競爭優勢。同時也可以使得企業集團內的資源配置達到最優,如避免重複建設投資等。(3)從目標上看,預算以企業的發展規劃為依據,保證企業目標計畫的實現。預算可以給每個成員企業以明確的經營管理目標,明確各方的責權關係,便於各成員企業進行自我控制、評價、調整。
預算的不足之處是其目標的確定是預期的,有很大的主觀成分,所以準確性難以有效保證。另外,預算雖然具有一定的彈性,並具有一定的反饋功能,但相對於外部環境與內部經營活動的變化來說,仍有其滯後、不靈活的一面。這一方面影響經營管理的效率,另一方面也使預算的評價功能降低。在實際實施過程中,預算不能訂得過高,否則使人們感到沒有可能完成,因而產生放棄實現目標的努力,但預算又不能訂得過低,不然會導致不負責任和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