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虛假會計信息防範

  摘 要:虛假會計信息問題由來已久,已成為全球政治、經濟關注的焦點。其產生的動因是什麼,如何防範虛假會計信息,值得每一位相關工作者的思考。究其根源:一定時期的法律環境、政治經濟環境、文化環境和會計人員業務素質及道德水平等因素都是導致虛假會計信息產生的溫床。其中之關鍵:法律環境寬鬆、懲治力度過輕,致使信息提供者及中介機構在高額的利益誘惑與低廉的違法成本形成的巨大反差面前鋌而走險。


  關鍵字:虛假會計信息;違法成本;內部審計;外部審計;會計誠信

  虛假會計信息問題自會計的產生而產生,隨會計的發展而發展,大有愈演愈烈之勢。究其原因,其中不乏法規、制度本身的不完善而使會計信息難以保證完全真實、公允(制度性失真);會計規則執行人由於未能對會計規則透徹理解而做出了錯誤判斷(行為性失真);以及為使自身利益膨脹而損害他人利益而編造的虛假會計信息(違規性失真)。其中歷史悠久,普遍認同的當屬違規性失真。

  虛假會計信息的泛濫觸目驚心,近年來一樁樁涉及國內外知名公司、註冊會計師事務所的造假案件使人們不僅對企業自身,甚至對證監會、註冊會計師等中介機構產生了重重置疑。是什麼原因使“泛假主義”如此猖獗、有恃無恐?造假者的趨利動機難以根除,但動機轉化為結果是需要條件的,如何防範虛假信息已不僅僅是會計界的問題,它已經演變成了政治界、經濟界乃至全球關注的焦點。

  1 加大違法成本,健全制約機制

  1.1 對違法者的相關處罰

  有人曾把上市公司比作足球,證監會是守門員,地方政府、會計師及證券商都是射手,射手們齊心協力、一定要把上市公司這個球踢進大門!這么多人齊心協力,也難怪造假猖獗,難於治理了。

  如今,公司上市的數量越來越多,對外公布的會計信息更是數不勝數,其中,虛假會計信息占很高的比重。由於查處力度不夠,某一公司的虛假信息被查出的可能性很是微小,這本足以另造假者欣慰,即使被查出,處罰又很輕微,一般的處罰主要有公開譴責、通報批評、警告、罰款、市場禁入、禁業、吊銷執業證書等。除非達到紅光實業、瓊民源、大慶聯誼之流引起社會強烈反響才見有所舉措———追究刑事責任。刑事處罰最重一般也不會超過5年的有期徒刑。針對民事賠償問題,更是無依據可循。

  再說對涉案的註冊會計師及其事務所的處理,“重單位處罰,輕個人處罰”,仍以行政處罰為主。即便如此,對於投資者來說,過高的訴訟成本和過低的訴訟收益使其將註冊會計師推上被告席的幾率也是很低,這就更加助長了註冊會計師充當“射手”的風氣。

  1.2 通過法律手段治理會計信息失真

  在這裡,我們要很好地借鑑國外的一些做法,加大“泛假者”的違法成本———通過法律手段治理會計信息失真。虛假會計信息的產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一定時期法律環境的具體情況。目前,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治理虛假會計信息最有效的途徑也恐怕只有通過法律手段來得最快。如果法律條文對會計違法行為規定明確(包括有關的民事賠償問題),可操作性強,便於執法部門對虛假會計信息認定和管理;同時嚴格執法程式,加大違法行為的處罰力度,使其違法所獲收益難於彌補其違法所付出的慘重代價,其造假行為自會加以收斂。誠然,即使對於各種相關的法律、法規制定的再完善,但是對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處罰不到位,或者疏於對違法行為的檢查,客觀上就會形成對違法行為的縱容,導致虛假會計信息的有增無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