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通學校06年CPA考試財管輔導內部講義(十三)

 7.投資項目的風險處置

區別

調整現金流量法

調整折現率法

公式

淨現值=∑現金流量/(1+貼現率)t

現金流量

肯定流量=α×預計現金流量

預期現金流量

貼現率

無風險收益率

風險調整貼現率

特點

調整分子

調整分母

優點

分子與分母均將風險過濾,理論上可信

常用、較容易而且實際

缺點

α係數確定困難

混同時間價值與風險價值

 8.企業目前的資本成本作為新項目折現率的條件

一是新項目包含的風險與現有項目相同;二是新項目的資本結構不變。

淨現值=∑新項目現金流量/(1+貼現率)t

(1)計算項目淨現值可依據實體現金流量法與股權現金流量法。

①兩種方法得到的淨現值沒有實質區別,結論一致;只是分子與分母的關係應對應,即實體現金流量法用加權平均資本成本貼現,而股權現金流量法則用權益資本成本貼現。

②折現率反映項目的風險。實體現金流量只有經營風險;股權現金流量包含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後者風險更大,所以收益應該更高。

③增加債務未必會降低平均資本成本。增加負債擴大財務風險,股東要求的報酬率提高大部分抵消了因增加負債而降低的資本成本。

④實體現金流量法與股權現金流量法更加簡潔。一般確定風險投資方案時用實體現金流量法。如§5.2。

(2)新項目風險與企業當前資產的平均風險

假設新項目是現有資產的複製品,其風險相同,預期的收益率也相同。否則需要換算β係數。

(3)繼續使用相同的資本結構為新項目籌資。

如果資本市場完全有效,即使改變資本結果也不影響平均資本成本,則新項目可以使用當前的成本。或者將投資與籌資當作“鐵路警察”,以當前的成本對新項目的現金流量折現,但如果平均成本發生變化,繼續使用當前的平均資本成本和合適。

 9.項目系統風險的估計(參見2003年綜合題)

如果新項目與現有資產的平均風險明顯不同,應估計當前風險,並確定項目要求的最低收益率。

新項目的風險主要取決於項目的系統風險,所以,確定項目的β係數是關鍵。

(1)首先,將替代公司的β權益轉化為β資產

 ①不考慮所得稅時 β資產=β權益/(1+替代企業的產權比率)

 ②在考慮所得稅時β資產=β權益/[1+替代企業的產權比率(1- t替代企業)]

(2)之後,將無負債的β資產轉化為本公司資本結果下的β權益

β權益=β資產×[1+本公司的產權比率(1- t本公司)]

(3)根據β權益可以確定股東要求的收益率,作為股權現金流量法的折現率;如果採取實體現金流量法,還需要計算加權平均資本成本。

注意:如果新項目與替代公司的所得稅率不同,換算β係數時要考慮所得稅率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