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火鍋漫話

四川火鍋香飄萬里,應該說是改革開放以來的飲食文化盛事。如今即便是在大西北格爾木,世界屋脊西藏拉薩,北極村漠河,甚至北美、西歐、東瀛,都可見到四川火鍋的蹤跡。

四川本地的火鍋店之多,令每一個來川的外地人嘆為觀止。大街小巷,處處爐火熊熊,湯羹沸沸,霧蒙蒙的空氣里也飄散著火鍋香。譽滿山城的火鍋館,既有列為名小吃的“一四一”等百年老店,也有數不清的小火鍋店和火鍋地攤,一長溜一長溜地沿街列陣,首尾相連,少則十來家,多則三四十家。

火鍋作為中國傳統飲食,有著悠久的歷史。三國時的“五熟釜”,內分幾格,可以同時調出5種味道。到了宋代,火鍋已被記入典籍,名叫“撥霞供”。清代火鍋更興盛,《清稗類鈔》記載:“京師冬日,酒家沽飲,案輒有一小釜。沃湯其中,熾火於下,盤置雞魚羊之肉片,俾客自投之,俟熟而食,故曰‘生肉火鍋’。”

四川火鍋始於清代道光年間。當街設攤備灶,放上一口大鍋,內置竹木條格,中分9格,一鍋滾湯,各人分煮付賬。後來,為了避腥氣,加用麻辣調料,於是麻、辣、燙就成了四川火鍋的鮮明特色。


抗戰時期,華北、江浙人士擁入四川,四川火鍋店劇增,整日顧客盈門,四季不衰,雖在三伏仍然客滿。甚至連飯店、咖啡館乃至西餐廳也紛紛打出火鍋招牌以作招徠,達官貴人宴請賓客也以火鍋店圍爐聚飲為時尚。

火鍋在四川如此得寵,有其根本原因。巴蜀人自古“好吃”,火鍋動用海椒、花椒、老薑、郫縣豆瓣、醪糟汁、豆豉、川鹽、牛油、肉湯等料,調出的味豐富多彩。再者,四川人生性豪爽,三五知己一邊圍爐而坐,相對舉箸,大擺“龍門陣”,海闊天空,氣氛熱烈,更令人開懷。近10年來,火鍋在四川日益繁榮,僅成都市火鍋店就約萬餘家。燙食品種從水牛肚、豆腐、豬血、鮮肉、苕冬粉、蘑菇、黃花、木耳發展到海參、魷魚、海蝦、帶魚等各色海鮮。老氣橫秋的炭爐,也已被清潔衛生的氣化爐、電爐所取代。著名的獅子樓火鍋樓,日營業額逾十萬元,每天食客數千,令人咋舌。近日滬上連傳“四川火鍋挑起上海火鍋大戰”,甚至日本、韓國、泰國火鍋也入圍征戰,不能不說是四川火鍋引出的盛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