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姓的來源,姓傅的名人

其二:貞觀中有婆羅僧,言得佛齒,所擊前無堅物。於是士馬奔湊其處如市。時傅奕方臥病,聞之,謂其子曰:“是非佛齒。吾聞金剛石至堅,物不能敵,唯羚羊角破之。汝可往試之焉。”胡僧緘[月系]甚嚴,固求良久,乃得見。出角扣之,應手而碎,觀者乃止。今理珠玉者皆用之。 這倒是挺痛快,揭破一個江湖騙子。但這樣的騙子,跟佛教本身並沒有必然的聯繫。

〖傅琰判案重物證〗

南朝時期,傅琰為山陰(今紹興市)令。山陰是江南社會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各種社會矛盾錯綜複雜,縣衙里的訴訟案件特別多。傅琰細察民情,辦案公允果斷。有一次,賣針和賣糖的兩個老太婆爭一團蠶絲,都說是自己的,並各自編出了一大堆理由,誰也不肯相讓,結果官司打到了縣衙公堂之上。傅琰不輕信言詞,而是注重尋找實物證據。他將那團絲縛在房柱上,用皮鞭抽打,然後再仔細察看地面,結果從團絲中掉出一些造針而產生的鐵屑。這樣,一切都明白了,將團絲判歸賣針老人。 還有一次,有兩個村里老漢爭一隻雞,而又都拿不出鐵實的證據。這一次傅琰是既審問,又驗之以物證。他問:“你們都是拿什麼餵雞的?”一人回答是用粟,一人回答是用豆。傅琰殺死雞,破開雞的食囊,看到的是粟,於是以言豆者為詐欺,將雞判給言粟的老漢。 據史乘記載,山、陰的傅琰司法“神明,無敢復為偷盜”。傅琰之子傅翽也如其父一樣,為民興福,審理疑案,捉拿盜賊,有如神明。建康令孫廉十分欽佩,問其採用的是什麼妙法?有何秘訣?傅翽回答說:“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唯勤與清而已。自己清白,處世才公正,法律尊嚴才得到維護,官員們就會跟著你廉潔奉公。自己勤懇,就能了解下情,案件及時處理,社會矛盾不會激化,境內就自然治理好了。為官若能清白廉正和恪勤職守,事情就不會做不好的。”

〖康熙老師〗

傅以漸,字於磐,號星岩,1608年10月13日生於歷史文化名城——山東聊城。因七世祖傅回於明朝成化年間從江西永豐來東昌府(聊城)任冠縣令,故定居聊城。傅以漸幼年聰明過人,3歲能誦書、五歲熟讀經史、十歲工屬文,博覽群書。清順治三年(1646年)開科大考,傅以漸赴京會試。各路舉人聚集繁華的京都,許多人衣著錦繡,坐跨俊騎,狂言妄語,自命清高,遊街觀景,到處招搖。傅以漸則布衣素衫,寡言少語,哪兒也不去,坐在房中爭分奪秒地讀書。有時出門,只騎一頭毛驢。有人恥笑他:“自古只駿馬進朝門,現在毛驢也想上金殿。”對此他一笑置之,不予理睬。傅以漸以優異的成績完成了會試,取得了殿試的資格。這天他登上金殿,面對皇帝,從容不迫,對答如流,文辭簡練,內容精闢,才冠群士,語驚四座。順治大喜,御筆親點他為第一甲第一名,成為清代開國後的第一位狀元,授宏文院修纂。自此,傅以漸的才能得到充分發揮,他的官職一再升遷順治四年,充會試統考官;順治五年,充《明史》纂修官。期間,他發現明末盛行江南的文字獄,奏請皇上,力挽狂瀾,平息了這場災難,解救了大批文人。順治十一年八月授秘書院大學士;順治十二年二月加太子太保,親自教授康熙“四書”“五經”、天文、津、歷、兵、農、漕、馬等中國傳統文化和做人的道理,對康熙皇帝從政後的作為有著直接的影響。傅以漸本人不高且胖,不善騎馬,且騎驢。順治恩準他可騎驢進出午門,有時年幼的康熙為其趕驢。一日此情被順治皇帝看見,大笑不止。不幾日傅以漸接到皇帝親賜一卷畫軸,御筆為他繪製了一幅《狀元騎驢圖》,上題一詩: 雲龍山下試春衣,放鶴亭前送夕暉。 一色杏花紅十里,狀元歸去驢如飛。 這原是宋代蘇軾《題雲龍山放鶴亭》的一首詩,順治將原詩中“狀元歸去馬如飛”改為“驢如飛”,贈給了傅以漸。1656年初,傅以漸向順治陳述有關國計民生的三件大事,均符合當時的國情和順治意圖。傅以漸對人才非常重視。順治十五年他任會試主考官期間,惟恐辜負了舉子們的心血,日夜不息操勞考務。過度的緊張勞累,使他得了重病。他的這種精神,連皇帝也為之感動,說傅以漸“恪勤職業,股肱竭力”並加封由國史院大學士改武英殿大學士兼兵部尚書,進階光祿大夫。

〖仁義胡同〗

傅以漸的父親因兒子中了狀元,在朝廷做了大官,四鄰八鄉的人只要一看到他,都會翹起大拇指,把他稱讚一番。當地縣老爺是他的座上客,常有事沒事向他請教。久而久之,傅老太爺聽慣了人家的恭維話,不由趾高氣揚起來,與人說話的噪門大了,待人接物也就勢利起來。 他閒居在家。忽然一天,他鄰左邊鄰居來到他家,一揖到地對他說:“老兄弟,有件事想與你商量……”傅老爺沒等人家說下去,就大聲地說:“商量什麼?”鄰居因有求人家,只得低聲下氣地說了下去。原來鄰居是為三尺房基,想與他商量。傅老太爺不聽猶可,一聽便呼地站了起來,虎著臉說:“這是我家祖宗的遺產,有什麼好商量的?”鄰居碰了一鼻子灰,只得灰溜溜地出了傅家。 鄰居的兩個兒子想想氣不過,就找上門去與傅老太爺評理。可是,傅老太爺沒等兩兄弟開口,就叫家人把他倆趕出門去。兩兄弟一氣之下,就來了個先下手為強,請來泥水匠用乾石灰,把傅家的三尺場地勾畫了進去…… 傅老太爺見鄰居膽敢到泰山頭上來動土,氣得火冒三丈,連忙叫五六個家西拿了棍棒上前阻擋。鄰居的兩個兒子並不買賬,急忙跑回家拿出了鋤頭、鐵耙……一時兩家爭執不下。前來圍觀的人見傅家仗勢欺人,都不服氣,紛紛指責傅家蠻不講理。傅老太爺趕忙派人去縣衙請縣老爺,縣老爺見此情景,也只是在兩家中間用好言相勸…… 傅老太爺回到家,便一屁股坐到大廳的太師椅里。他越想越氣,趕忙叫家丁拿來文房四寶,給在京城當大官的兒子傅以漸寫了信。信的大意是,鄰居為造房,無故占用我家三尺屋基。為此,與鄰居幾乎大動干戈。要兒子寫信到縣衙,打贏這場官司。信寫好以後,便派得力家西星夜趕送。十天半月以後,傅以漸接到家書。他拆開一看,不禁坦然一笑,立即揮筆寫了回信,並附詩一首: 千里家書只為牆,讓人三尺又何妨? 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傅老太爺看了回信,又細細體味了兒子附上的那首詩,感到兒子說得對。當晚,他睡了一個好覺。第二天,他主動找到鄰居門上,表示願讓出三尺屋基。鄰居見傅家主動相讓,也讓出了三尺屋基,結果各讓三尺。鄰家房子造好了,這六尺地方就成了一條小巷,後人便稱為“仁義胡同”。傅以漸一封家書,使干戈化玉帛的事,一直被後人傳為美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