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知識—野說對聯(上)

楚江自上網對聯近年來,常遇指責:出律,某處出律!楚江每每一笑而過。然言者振振有詞,聞者真能不以為然?除非楚江乃朽木一段,不可雕也!其實,楚江非不知律,亦非不守律,只是心中自有一本律,不遵人所共仰之律也。

言及對聯與格律,網上諸論,皆以“馬蹄聯律”為藍本,奉格律對聯為正宗。言裡話外之意,不遵此律,便視為旁門左道,異端邪說,或斥之為鄉聲俚語,不入清流。大有黜廢百家,唯我獨尊的架勢。

然馬蹄聯律,不過是針對多句長聯的句式所作的分句末韻平仄安排,對於短句的句中平仄,並無規定。

所謂對聯平仄格律論者,不過是將律詩的平仄格律繼承過來,生搬硬套於對聯聯句中的平仄。死守“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的詩律教條,以為合律詩平仄者,便是合聯律,不合律詩平仄者,便是出律。

更有甚者,將詩律論中的“孤平”、“拗句”、“救拗”、“三連平”、“三連仄”等古董理論,也一古腦搬過來。動輒以“詩家大忌”、“聯家大忌”的大棒揮舞過來。足以讓初學聯者驚慌失措,無所適從。即使在聯網中混游多時,也會有喘不過氣來的感覺。正所謂:

人云亦云,由來已久;以訛傳訛,流毒必深。

此種風氣,一日不除,對聯發展,便難坦途。

其實,要論及對聯與格律,很有必要從源頭說起,正本清源。

野說對聯的起源與發展

對聯,又稱對子、對句或楹聯。它是中國文化藝術寶庫中的一顆珍珠,也是世界文學藝術中所獨有的藝術形式。它是由文學修辭手法中的對偶(或稱對仗)發展而成。

它兼備了詩、詞、歌、賦、曲子、戲句、散文、小品、謎語等各種文體的優點和特點,具有:新鮮優美、整齊雅觀、格調多變、自由靈活、短小精悍,音韻和諧,藝術性強、適應性廣等特點,同時也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裝飾性。不僅深得歷代文人雅士的喜愛,也得到上至帝王貴族,下到商販漁樵、農夫走卒各階層的人士的喜愛,在民間廣為流傳。

對聯的其發端可追溯到殷周時代,先秦諸子的文章及詩經、易經中都有體現。如“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周易),“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力,自勝者強”(老子),“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致江海”(荀子),“愛人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孟子),“老夫灌灌,小子蹻蹻”(詩經)。

到了漢魏時期,產生了全篇以雙句(即儷句、偶句)為主,講究對仗和聲韻的駢文。唐出又出現了講究對仗的律詩。直到五代後蜀主孟昶在一年除夕寫出 “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的對句後,對聯才從詩文中單獨分離出來,以春聯的形式成為一種獨立的文學樣式。自此以後,人們對這種形式的套用日益廣泛。舉凡慶賀吊挽、述志言情、抒憤寄慨、寫景狀物、論事衡文、諷喻勸勉、諧謔贈答等,幾乎文字可以表達的方方面面都使用到。因不僅張貼於大門兩側,故有了對聯、楹聯之稱。

北宋時期,從歐陽修、王安石,到蘇東坡、黃山谷等文學大家,就常有對聯往來,詩詞奉和。進入南宋時期後,可能由於戰事的緊張,文人的顛沛流離,對聯在文壇的發展有所停頓,但在民間,發展依然十分迅速。

明清以來,特別是清代以來,對聯進入蓬勃發展時期,有關對聯理論的研究也日漸增多起來。

對聯從產生至今,由於題材豐富,用途廣泛,作品數量浩如煙海。可以說,在我國所有形式的文學作品中,它是民眾性最強,普及程度最高的文學體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