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楹聯知識

對聯舊稱楹聯,楹就是柱子,古人常把對聯懸於楹柱,因此而得名。在舊體詩詞中,對聯又被稱為對仗,古代的儀仗隊是兩兩相對的,這是\\\"對仗\\\"這個名稱的來歷。民間則簡單地稱對聯為對子,創作對聯就叫“對對子”。名稱不一,實質卻是一樣的,都指漢語所特有的一種文體形式。從大的方面講,古文分為兩種--散文和韻文,對聯屬於韻文,被譽為“詩中之詩”。後面我們將對這一漢語特有的文學形式作詳細的講解。

  首先我們談談對聯的歷史沿革。在相當長的時期,對聯的套用是很廣泛的。民間逢年過節、婚喪嫁娶無不貼上對聯以渲染氣氛。最早的對聯據說出自五代後蜀孟昶筆下--“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很明顯這是一副春聯。早期的春聯叫桃符,王安石有詩“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就講的是貼春聯的習俗。宋代在春聯的基礎上,把對聯的套用範圍擴展到用於慶賀、哀輓、題贈等方面,主要作者有王安石、蘇軾、黃庭堅、陸游、文天祥等。元代重武輕文,對聯流傳較少。至明清兩代,對聯進入昌盛時期。明太祖朱元璋雅好此道,不但自己創作對聯,並且傳旨公卿士庶,家家都要貼春聯。清代康、乾二帝都有“到此一題”的雅興,上有好者,下必甚焉,清代便出現了紀曉嵐、鄭板橋、林則徐、龔自珍、曾國藩、左宗棠、張之洞等眾多對聯高手。近代以降,孫中山、康有為、梁啓超、李大釗、蔡元培、毛澤東、周恩來、郭沫若等大家創作的對聯更是推陳出新,異彩紛逞。翻開書本,到處都能發現對聯的蹤跡。《今古奇觀》里就有一篇《蘇小妹三難新郎》,講的是秦少游和蘇小妹結婚時,新郎先要對出新娘給出的上聯,否則不能進入洞房的故事,古人的風雅於此可見一斑。封建社會狀元殿試時,皇帝常常要考到對聯,藉此一窺狀元的學識與才情。佳聯妙對會立刻流傳,並膾炙人口。魯迅先生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回憶起自己的讀書生活時,特別提到了“對課”。對課就是做對聯訓練的,可見那時的學校還把對聯作為必修課。五四運動打著反帝反封建的旗幟,主張寫白話,做新詩,附著于格律詩的對聯自然也被歸入“封建”一類。當時的陳寅恪先生因為在清華招生試題中出了一個“孫行者”的上聯要求學生屬對而背上“封建餘孽”的惡名。此後好像再沒有人願意擔上“復古”、“開歷史倒車”的嫌疑。新中國的學校更不再開設對聯課,對聯也就日趨式微了。我們常常在新聞節目中,看到某些慶典活動的報導內容。主辦方為了增加喜慶氣氛,有時會在會場懸掛“對聯”,但那些所謂“對聯”已經不堪卒讀了,很多根本就是標語口號。我們的媒體引用時,卻一概稱之為對聯。這就讓我們這些從事教育的人感到困惑:接受過大學教育的記者,已經不知對聯為何物了嗎?在多數人眼裡,似乎只要字數相同、結構近似的兩句話就是對聯,其實,大謬不然。對聯是音韻文學,講究格律。如果越格,必然會使對聯的美感大打折扣。本文重點就是講清對聯的格律,以求還對聯以本來面目,也使更多的讀者了解對聯,並愛上對聯。

  對聯在修辭格里叫做對偶。何為對偶?對偶就是把同類的概念或對立的概念並列起來,例如“讀書寫字”,“讀書”與“寫字”形成對偶。對偶可以句中自對,又可以兩句相對。例如\\\"讀書寫字\\\"是句中自對,\\\"讀書寫字,求學成才\\\"是兩句相對。一般講對偶,指的是兩句相對。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對句。對偶的一般規則,是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副詞對副詞。以\\\"讀書寫字,求學成才\\\"為例:\\\"讀\\\"、\\\"寫\\\"、\\\"求\\\"、\\\"成\\\"都是動詞相對,\\\"書\\\"、\\\"字\\\"、\\\"學\\\"、\\\"才\\\"都是名詞相對。對偶是一種修辭手段,它的作用是形成整齊對稱的美。漢語的特點特別適宜於對偶,因為漢語單音詞較多。即使是複音詞,其中詞素也有相當的獨立性,容易形成對偶。對偶既然是修辭手段,那么,散文與詩都用得著它。例如《孟子》二章中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岳陽樓記》中“浮光躍金靜影沉璧”,北島的《回答》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這些對偶都是適應修辭的需要的。但是,對偶與對聯不能混同。對偶從寬,對聯則從嚴。對聯緣出律詩的對仗,而律詩中的對仗除了要遵從對偶的要求久,還有它自身的規則。這個規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