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楹聯知識



在國語中,入聲已經消失了。原來發音不同、分屬不同韻部的入聲字,有的在今天讀起來就完全一樣。比如“乙、億、邑”,在平水韻中分屬入聲四質、十三職、十四緝不同韻,在國語讀來毫無差別。

入聲的消失也導致了古、今聲調的不同。一部分古入聲字變成了現在的上、去聲字,還屬於仄聲,我們可以不管;但是另有一部分入聲字在國語中卻變成了平聲字(陰平或陽平),這就值得我們注意了。前面「天子萬福」的「福」字就是這種情況。比如“積極負責”四個字,按國語的讀法,只有負是去聲,積為陰平,極和責都為陽平,但在舊四聲中,“積”“極”和“責”這三個字全是入聲。我們把常見的入聲變平聲字作了一個統計,大家可以琢磨其中的規律:

一畫:一

二畫:七八十

三畫:兀孑勺習夕

四畫:仆曰什及

五畫:撲出發札失石節白汁匝

六畫:竹伏戍伐達雜夾殺奪舌訣決約芍則合宅執吃汐

七畫:禿足卒局角駁別折灼伯狄即吸劫匣

八畫:叔竺卓帛國學實直責詰佛屈拔刮拉俠狎押脅傑迭擇拍迪析極刷

九畫:覺(覺悟)急罰

十畫:逐讀哭燭席敵疾積脊捉剝哲捏酌格核賊鴨

粵語、閩南語和潮汕方言保留了入聲,我們要識別這些入聲字自然毫無困難,只要用方言來念就行。用國語讀古詩或對聯,碰到這種字怎么辦呢?我以為,為了保持聲調的和諧,不妨把那些變成了平聲的入聲字讀成去聲。去聲較低沉,再讀得短促一些,聽上去就有點象入聲了。實際上,這類入聲字,有的人就習慣讀成去聲,如「一、幅、輻」,很多人都讀成去聲。其實這種變通的經驗我們大家都有過。記得國小時學杜牧的《山行》,第一句“遠上寒山石徑斜”的“斜”(xie)就被老師教我們讀成了xia,為的是要和下面的“家”和“花”押韻。

古代很大一部分上聲字,在國語中都讀成了去聲。上聲和去聲都屬仄聲,基本上就是國語中的第三聲和第四聲,我們可以分得清。但是還有一種聲調變化必須注意一下:某些古代的平聲字,現在讀成了仄聲字。如《別雲間》(夏完淳)



三年羈旅客,今日又南冠。

無限河山淚,誰言天地寬!

已知泉路近,欲別故鄉難。

毅魄歸來日,靈旗空際看。



第四句的韻腳「看」就是平聲字,我們讀時最好也讀成陰平才順口。

又如《觀刈麥 》



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

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槳。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

。。。。。。 。。。。。。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

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飢腸。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

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最後一句的韻腳「忘」是平聲,我們讀時也應該讀成平聲才不感到彆扭。至於第六句開頭的「看」雖也是平聲,按今音讀成去聲也無所謂。

關於入聲,似乎講得太多。我們在這裡想要澄清一個事實,那就是對聯須講平仄,這是無可懷疑的。問題是多數人忽視了這一點。報紙上引用的許多對聯都不講平仄,這是一種誤導。只要分析一下那些名聯,包括現代名人如毛澤東等人的對聯作品,我們會發現,都是非常講究平仄的。

下面我們回過頭來談談對聯試題。今年廣東中、聯考同時出現對聯題,與此同時,兄弟省市的對聯題也多了起來,這是一個新的命題動向,應該引起中學語文教師的注意。相對來說,廣東聯考題比中考簡單,學生容易下手,這裡不多作討論。中考題給出的也是上聯,要求學生對下聯:足智多謀,孔明巧借箭。上聯看似平常,實際上設了障礙,最大的障礙就是那個“巧”字。前面的“足智多謀”修飾孔明,而“巧”字則修飾了“借箭”,“借箭”屬動賓結構,在動賓結構前面再加上一個形容詞,對於學生而言,難度較大。有一個學生對“才華橫溢,曹植走七步”,出場後得到了老師的肯定。其實他這個答案是不能拿分的。拋開前面的“才華橫溢”不說,後面的“走七步”怎么能對“巧借箭”呢?很明顯,師生二人都沒有看出“巧 ”字的機關所在。如果順著學生的思路把它改成“深思熟慮,子建速成詩”就比較工整了。這就涉及到語言的運用了。命題者給出了三個參考答案,分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