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結構調整總結表彰大會上的講話

這次會議,是在我們奪取上半年抗擊非典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全市上下掀起認真學習xx“七一”重要講話和“xxxx”重要思想新高潮的形勢下召開的。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認真總結和交流我市三年來經濟結構調整的成效和經驗,深入分析面臨的形勢和任務,全面安排和部署今後三年經濟結構調整工作,確保XX年明顯見效。這是一次總結表彰會,也是一次再動員會。下午,步雲書記還要作重要講話。現在,我先講幾點意見。

一、三年經濟結構調整的主要成效

1999年10月全省運城經濟結構調整工作會議和市委八屆二次全會之後,我市拉開了新一輪經濟結構調整的序幕。三年來,我們始終堅持以趕超發展為主題,緊緊扭住經濟結構調整這條主線不放鬆,科學規劃,周密部署,精心組織,求真務實,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相繼實現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一年起步,兩年入軌,三年初見成效”的目標。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實施了一批重點調產項目,多元產業支柱格局初步形成。三年來,我們緊緊圍繞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積極培育新興產業的總體思路,確定了市級重點調產項目67個,其中有40個項目已建成投產。首先對傳統產業以提高增量,改善存量,最佳化結構,增強素質為重點,大刀闊斧進行資源整合和技術改造。煤炭產業以推廣潔淨煤為切入點,新建了4個40萬噸和5個50萬噸的洗選煤場,建設了2個100萬噸配煤中心,焦炭、型煤也有了新的發展,煤炭的加工能力大大提高。電力產業以綜合利用改造為切入點,完成了5個電廠的綜合利用改造,裝機容量達到205萬kw;完成了河坡電廠二期工程,以及供熱能力為580萬平方米的熱電聯供工程。冶金產業以技術改造為切入點,不僅解決了污染問題,而且使一些瀕臨倒閉的企業煥發了生機。博遠公司通過結構調整,產量和效益大幅提升,鋼產量達到23萬噸,生鐵產量達到22.5萬噸,銷售收入達到4.07億元。傳統產業的最佳化升級,促使我市產業結構單一粗放、污染嚴重的狀況有了較大改善。煤電鋁、陶瓷、特種耐火、新型建材、磁材等新興產業的培育邁出了實質性步伐,開始成為新的支柱產業。陽泉鋁業、兆豐鋁冶電解鋁擴建工程順利完成,生產能力達到12萬噸,預焙陽極產量達到15萬噸,煤電鋁產業鏈初步形成。陶瓷工業形成了以佳和高科電瓷有限公司、陽泉裕石陶瓷有限公司、平定瑩玉陶瓷有限公司等為骨幹的16家企業。特種耐火材料工業形成了以亞洲最大的矽磚生產企業盂縣西小坪耐火材料有限公司和千亨耐火材料有限公司、烏玉光陽耐酸耐火材料有限公司等為骨幹的175家企業,產品已發展到8大系列XX多個品種。新型建材工業形成了以全省最大的特種水泥企業陽泉獅頭特種水泥有限公司和青山水泥有限公司、南婁鋁塑管公司等為骨幹的27家企業,產品包括40多個品種、上千種規格。磁性材料工業形成了以山西京宇磁材有限公司、京秀磁材有限公司等為骨幹的9家企業。XX年五大新興產業群體完成工

業總產值21.29億元(不含煤、電),占全市限額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的21.5%。

民營經濟在調整中快速發展,投資結構得到較大改善。經過三年調整,全市民營經濟的銷售收入、稅收同步增長3倍;民營經濟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37%。一批產品檔次高、經濟效益好的民營企業快速做大做強,湧現出了趙遠長、文成保等一批民營企業家。資產億元以上的有4戶,千萬元以上的有20 戶。納稅千萬元以上的有2戶,500萬元以上的有2 戶,100萬元以上的有16戶。更新改造投資增長較快。XX年,全市更新改造投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27.97%,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1.16個百分點。XX年,更新改造投資增長88.3%,增幅比1999年提高了100.7個百分點。今年上半年,更新改造投資同比增長126.54%。民營經濟投資已成為拉動投資增長的重要力量,年均增速達到了40.15 %,特別是XX年,民營經濟投資增長58.1 %,超出固定資產投資平均增速35.2個百分點。民營經濟投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從1999年的31.4 %提高到XX年的44.9 %,三年提高了13.5 個百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