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業綜合開發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稿

(三)積極開展經營性開發試點。為從根本上解決農業綜合開發有償資金回收難的問題,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國家農發辦擬在部分省市開展經營性開發試點。即國家以投資人形式參加投資,參股龍頭企業。變債權為投資,這樣不僅有利於不斷完善項目和資金監督和運行管理機制,加強項目建後管護,發揮項目的永續作用,而且對培植和催生現代農業企業也具有積極意義。我省將選擇幾個具備條件的重點產業化龍頭項目進行試點,為產業化經營項目實行經營性開發探索新的路子,積累新的經驗。

(四)探索產權制度改革。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投資渠道的多樣性、資金構成的複雜性、農業基礎設施的分散性和使用範圍的狹窄性導致了產權主體不明確,管護組織、管護制度不健全,管護職責不清,管理薄弱,一些地區存在著地方政府無法管,受益農民不願管,基層組織無力管的現象,影響了農業綜合開發效益的發揮,產權管理已成為農業綜合開發的一個薄弱環節。因此,必須加快改革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產權制度,通過明晰產權關係,落實經營主體,把項目工程、基礎設施、農田林網等農發資產的經營管理責任真正落到實處。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原則,宜賣則賣,宜租則租,宜包則包,逐步建立起投資者、經營者、使用者的責、權、利相統一的經營管理新機制,提高項目資產運行效率,確保農發資產永續利用。****年,將選擇條件成熟的市縣先行試點,在試點成功的基礎上逐步推行。

(五)完善農業綜合開發激勵機制。財政部財發[****]93號檔案要求,各省在保持項目縣總數不變的前提下,可採取”末位暫停”等辦法,對少量項目縣調進或調出,實行獎優罰劣,動態管理。****年,我省將對目標考核分數最低的市,實行”末位警告”,根據因素法,適當調減投資規模。對因項目和資金管理中存在違紀違規問題,造成重大損失或惡劣影響的項目縣,要視情節暫停或取消其項目縣資格。以市為單位,對在全市範圍內管理工作綜合考核末位的縣,也要相應調減投資規模。對項目建設成績顯著的市、縣增加投資,給予項目獎勵。

五、切實加強項目管理,努力提高規範化管理水平

科學管理是確保農業開發投資效益的重要保障,管理水平的高低是開發工作先進性的集中體現。在認真總結過去經驗和不足的基礎上,按照國家農業綜合開發新的政策和規定,依據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管理程式,省局將儘快出台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規範化管理的具體操作辦法,重點加強三個方面工作。

(一)以規範和完善項目庫建設和項目評估論證為重點,加強項目前期工作。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庫建設和項目評估論證工作是項目前期工作的重要內容,其工作質量的好壞直接關係到項目前期工作水平,是項目建設成功的重要基矗我省項目庫建設和評估論證工作一直是走在全國前列的,1996年,就率先制定了項目庫建設意見,XX年又一步完善了項目庫管理辦法,但項目庫建設仍有許多方面需要改進。要進一步規範項目入庫、退庫等運轉程式,全面推行項目庫管理軟體,改進項目管理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對項目評估工作,國家和省多年來一直很重視,但由於項目評估中評估內容不夠全面,不夠深入,特別是對市場風險等論證不夠,導致一些多種經營項目效益不高,個別甚至失敗。要建立健全評審責任制,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