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業綜合開發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稿

二、更新觀念,理清思路吁明確新階段農業綜合開發的發展方向

當前,我省農業和農村經濟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農產品的供求關係、農民收入增長的主要來源,以及農村勞動力的就業格局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農業綜合開發作為政府支持和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一項戰略性舉措,必須把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作為提高農業綜合競爭力,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措施。這是增強我省農業綜合競爭力的關鍵之舉,建設現代農業的必由之路,增加農民收入的富民之道。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省農業綜合開發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xxxx”重要思想和黨的xx大精神為指導,緊緊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的發展觀,以農業產業化經營為主線,著力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和生態建設,提高農業和糧食綜合生產能力;著

力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增加農民收入。進一步改革完善投資機制和運行機制,切實加強項目和資金管理,努力開創農業綜合開發的新局面。在推進農業綜合開發過程中,必須注意把握好以下幾條基本原則:

一是規模開發的原則。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重要特點之一是實行規模化經營。農業綜合開發要按照農業產業化經營的要求,集中連片開發,形成具有規模優勢的主導產業。所有位於優勢農產品區域規劃內的農業綜合開發縣,都要按照優勢農產品產業化發展規劃的要求,圍繞1-2個優勢產業,統籌安排各類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減少項目個數,擴大項目規模,實行集中扶持、連續扶持,發揮規模效益。要加強優勢農產品產業化綜合示範區建設,力爭在2-3年內取得明顯成效。

二是差別發展的原則。要注重發揮各地的資源優勢和比較優勢,大力發展具有區域特色的優勢農產品,重點培育富有競爭力的區域經濟成長點,使資源優勢變為具有競爭力的經濟優勢,走出一條立足區域優勢和主導產業帶動現代農業發展的新路子。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農業綜合開發要按照《江蘇省優勢農產品產業化發展規劃(****-~)》,重點扶持優質水稻、特色蔬菜等16個優勢農產品產業化發展。

三是產業取向的原則。農業綜合開發必須實現從分散的項目建設目標向產業建設目標的根本轉變。要克服以往項目缺乏連續性,後續工作跟不上,開發效率得不到充分發揮的弊端,圍繞優勢農產品產業,統籌項目安排,將土地治理和農業產業化經營項目有機結合起來,把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推進產業結構調整,提高農業科技含量,加強和改善生態環境,融入到優勢產業建設之中,形成一批有規模、有特色、有市嘗有效益的優勢農產品產業群。

四是突出重點的原則。在區域布局上,農業綜合開發要突出農業主產區特別是糧食主產區。農業綜合開發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必須以基地為載體,以企業為龍頭,以科技為支撐,大力建設專業化飛標準化、優質化農業生產基地和農產品出口基地,完善配套建設基礎設施,為農業產業化經營提供基礎條件。中低產田改造不能單純地就改造而改造,要講究投資效益,圍繞優勢農產品基地布局建設改造。要大力培育發展龍頭企業,重點扶持出口創匯型、成長型和部分骨幹龍頭企業,尤其要積極扶持主營產品優勢明顯、出口創匯潛力大的外向型龍頭企業,增強企業的帶動功能和市場競爭能力;要加強科技創新,堅持高產、優質、高效、安全、生態的原則,積極推廣實用新品種、新技術,提高農產品的安全性、資源綜合利用率和農產品的附加值,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農業綜合開發科技示範項目要突出農產品產業鏈開發,提高產業的科技競爭力。加大項目區農民科技創新力度,提高農民民眾的科技素質,為推進產業化快速發展、促進產業最佳化升級提供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