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業綜合開發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稿

五是促進農民增收的原則。農業綜合開發工作必須以增加農民收入為前提,以農民是否滿意為標準。要積極引導龍頭企業,通過訂單農業、保護價收購、股份合作和二次分配等多種方式,與農民結成利益共同體,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均沾”的利益分配機制,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如果企業只是一味地追求自身的利益,而不能帶動農民增收,這樣的企業即使發展前景再好也不能扶持。

三、深化改革,加強管理,全面提升農業綜合開發工作水平

經過多年不斷的實踐和探索,我省農業綜合開發從資金的籌集管理,到項目的確定、建設和管護,都形成了一套較為完整、規範的制度,較好地保證了農業綜合開發資金的規範運作和項目建設的質量和效益。下一階段,我們必須主動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公共財政管理體制和農村改革要求,積極探索農業綜合開發的新思路、新機制、新方法,完善投資政策,加強科學管理,創新運行機制,全面提高我省農業綜合開發工作水平。

(一)加快推進農業綜合開發機制創新。要進一步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加大機制創新力度,將政府主導與市場機制有機結合起來。一是全面推行項目公示制、工程招投標制和工程監理制。對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實行公開選項,增加選項透明度,主動接受農民民眾和社會各界的監督。產業化經營項目由省級負責在全省範圍內公開選項,土地治理項目要在縣級及項目區公示。通過公開、公平、公正的招投標,擇優選擇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工程建設單位也要通過招投標來擇優確定。推行物資設備政府採購制,提高投資效益,保護國家和農民利益。要積極開展項目工程監理制,聘請有資質的單位、有相應資質或能力的技術人員擔任監理,保證工程質量。二是積極推行項目法人制。對於公益性項目來說,實施主體不明確,實施項目的貴、權、利錯位,容易導致項目建設成本增加,影響財政資金投資效益。因此,公益性和經營性的農業綜合開發項目都必須逐步明確項目實施主體和責任,由實施主體對項目建設的質量和進度,項目投資的管理和安全負責,嚴格實行責任追究制度,確保投資效益。三是加快推行農業綜合開發產權制度改革。要切實克服重建輕管的思想,增強管護意識,對已建成的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要及時明晰產權歸屬,落實管護主體,建立必要的運行管理制度,保證項目正常運轉和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四是完善以農民為主體的農業綜合開發機制。土地治理項目的確立,要以”農民要辦”為前提,充分尊重農民的意願,採用民主的方法,多與農民商量,努力把一家一戶農民想辦但辦不了、辦不好的事情,辦實辦好,讓農民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利益。產業化經營項目的確立,要以帶動農民增收為前提,讓更多的農民從中受益。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建設,要更多地吸收農民工參與,增加農民的就業機會。五是積極穩妥地推進經營性開發的試點工作。這是農業綜合開發新的工作內容,要積極爭取更多的優惠政策,認真制定周密的試點方案,積極穩妥地開展試點工作。

(二)全面提高農業綜合開發的管理水平。農業綜合開發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對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我們不斷樹立先進的管理理念,採取科學的管理方式,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