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遊講解語言特點

導遊服務工作要求導遊人員具有比較堅實的語言功底,要求導遊人員具有比較堅實的語言功底,要求導遊人員在與旅遊者交流時、講解時,語言表達力求正確、得體,要在“達意”和“舒服”上下功夫,在“美”上做文章。導遊語言得體、優美不僅僅反映了自己的語言水平,也是對旅遊者的尊重。

具體要求是:

(一)詼諧幽默,風趣活潑。旅遊需要輕鬆愉快、活潑有趣的氛圍。這往往需要導遊的講解富有詼諧幽默的風度。要使語言具有幽默感,就要善於捕捉話題,巧妙地運用誇張的詞語、有趣的比喻、善意的諷刺或令人發噱的雙關語、仿用語等。例如佛寺的天王殿里一般都有漢化彌勒對門供奉,講解時可以這樣說:“為什麼彌勒菩薩挺出肚子笑口大開,原來他是歡迎大家來此一游,祝福大家凡事想得開,凡人都相容”。再如講解杭州“西湖十景”之一的“斷橋殘雪”,必然要聯繫到民間故事《白蛇傳》裏白娘子和許仙斷橋邂逅的故事;這時如有新婚夫婦或戀人情侶在場,導遊可以說:“白娘子就是以借傘的機會與許仙相識的,但我不知道你們是怎樣認識的?那就安排在返程途中作為我們的活動內容,到時務請你們如實介紹。”詼諧幽默的語言確能使人發笑,但使人發笑的語言並不都是詼諧幽默的;導遊語言應當是健康活潑的,不能把那些庸俗低級、齷齪禁忌的笑話和語句污染了導遊語言。

(二)語言暢達,措詞恰當。流暢通達的口語講解,使旅遊者能夠聽清、聽懂並領會導遊詞的內容及用意。因此必須語氣銜接自然,詞語搭配得當,遣詞造句準確,如行雲流水,令人清爽舒服。有些導遊詞要一氣呵成,達到不加思索脫口而出的程度。切勿用空洞的套話、華而不實的描繪、不倫不類的比喻,因為這使遊客厭煩。因此精確地選用詞語,進而連貫地表達意思,是導遊語言美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導遊語言組織能力的一種體現。使用導遊語言時,還應注意語言表現對象與語言環境的統一,使語言表達更適應環境氣氛的需要,更具有表現力。例如導遊講解杭州岳墳,應準確地表現岳飛抗金報國的浩然正氣,同時又要表現南宋最高統治者苟且偷安,賣國奸臣的卑鄙無恥。如此則應當注意用不同感情色彩的語言,來評價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歷史人物,使聽者從中受到感染。

(三)鮮明生動,富有表情。導遊語言要求詞語選用豐富多彩,句式組合靈活多樣,並恰如其分地運用比擬、誇張、借代、比喻、映襯、象徵等多種修辭手法,將千姿萬態的景觀,講得栩栩如生。為之,導遊語言必須富有文學藝術色彩,具有感染力和振撼人心的力量。

(四)語氣文雅,合乎禮儀。提倡禮貌用語,說話講究文明,這是各行各業,尤其是服務性行業職業道德的重要內容之一。導遊語言應當合乎禮儀。如果語言不美,說話粗魯,直接會影響旅遊者的情緒;甚至引起誤解、爭吵、鬥毆。文雅、謙遜的語言也表現了一個人的氣質和修養,彬彬有禮的導遊語言會使旅遊者產生一種信任感和親切感,有利於相互間溝通和增進友誼。使用禮貌語言要注意不同對象和場台,善於把握詞語的感情色彩,一般稱呼語要用得恰當,招呼語要符合禮節,尊敬語要注意對象,有事多用詢問、商量和請求的語氣;批評時要儘可能地使用委婉語氣;對於有生理缺陷或殘疾人說話時更應忌諱;談工作要多用祈使、商酌語氣;需要旅遊者配合幫助時切不可忘用懇求道謝等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