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風為話題的作文

正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的背景,不同的故事,當然,也有不同的家風。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圍構成了家風。在我的心中,家是菜園,我是菜苗,一棵茁壯成長的苗。而陪伴了我十四年的家風則是甘露、雨滴。沒有家風的滋潤,我就不能茁壯成長。此刻,陽光正好,斜照進家門口。

家風·品德

媽媽自幼教我做人要學會感恩。要做到“寧天下人負我,毋我負天下人。”,於是,從小我便“滴水之恩,應當湧泉相報。”凡是幫助過我的人,我便感激不盡,心裡總有一個念頭:會不會太麻煩別人了?於是我便經常幫助別人,以埋沒自己的這種愧疚感。記得有一次,當時天氣很熱,剛好我有事出去了,於是我便拜託一位同學幫我掛蚊帳。因為蚊帳比較難弄,所以那位同學滿頭大汗,衣服都濕了。我感激不盡,並且拿了自己的衣服給她換上。

媽媽也從小教育我,要“百行孝為先。”,要尊老愛幼。我總記得經典上的一句話:“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於是孔子的一句話便印烙在我心:“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從小,在父母的教育下,便知道了要“父母呼,應勿緩。”當一家人吃飯時,媽媽總會讓外公外婆先上座,最後才到我們。每盤菜都要先夾給長輩,做到“長者先,幼者後”所以一家人其樂融融。

家風·學習

無論有多忙,媽媽都會讓我讀誦經典,她總是希望我能成為一個品德高尚的人。於是媽媽開始經常與我書信交流。每次放學,我都會看到書桌上的勵志話。而我自己,就為做到

“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而努力著。

然而每個星期五的晚上,媽媽總會和我聊學校的情況,幫我分析事件。媽媽說希望我可以做到每天晚上能“吾日三省吾身”,這樣我便收穫了一些日常生活中所得不到的東西。

記得年幼時,我心情經常很煩躁,所以在學習上有一點做不好,我都會很急,完全靜不下心來,經常哭著找媽媽。最後,媽媽認為這樣也無濟於事,於是便置之不理。有一次我考試考砸了,心情不好,做什麼事都失敗。我實在忍耐不了,便對媽媽發脾氣,此時,媽媽便對我說,學習是需要靜下心來的。如果一急躁了,便什麼事兒都做不成。發脾氣對肝臟不好,容易積累成病;如果對別人發脾氣,那么別人便會討厭你。所以一定要少發脾氣,多微笑。

於是我便努力遵守《大學》中的那一段:

“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對立面,要以平靜心、平常心去對待。

家風·性格

從小,每一件事只要很難,我都會很容易的放棄,不相信自己,而且我也很容易掉眼淚。憶起在那條跑道上,是國小的運動會,我要參加長跑比賽,爸爸來學校為我加油。

跑了第一圈,就不想跑了,因為我已經是最後了!我覺得我不可能追上去的!喘著粗氣,我停了下來。此時爸爸走了過來,說:“你還沒有跑完,為什麼不堅持?”“我……我已經失敗了,看,已經追不上了……”我哭著說。爸爸蹲了下來,說“:孩子,你不試試怎么知道呢?孩子,人生需要的是奮鬥和拼搏,而不是逃避和畏縮!”

因為年幼,我不懂後面的幾句,不過我知道,凡是做每一件事都要堅持到底!不要輕言不可以,而要重拾我可以!正因為如此,每當我想放棄的時候,爸爸的這句話一直縈繞在我的耳邊,隨之化為我前進的動力。

周總理立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志向得助於家風;李清照的清新婉約的詞鋒亦得助於家風。而我,我成長中的一點一滴,我成長中的璀璨微光,都得助於家風。如果說,家是避風的港灣,那么家風就是護送我安全到家的那盞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