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

我終於明白我的高中生活注定要孤獨地走過,思想的孤獨。

其實我一直都知道我是不被理解的,這不奇怪――怪異的想法和不喜歡傾訴的習慣使我很容易感到寂寞――雖然我從外表看起來既開朗有很受歡迎。我把自己的憂傷變成文字重複了很多遍,而且漸漸習慣了這種心理歷程。但是我知道,其實我在內心深處一直在期待一個可以理解我的人。我的朋友很多,他們每天都很快樂。我不能把心裡陰暗的東西告訴她們,我不敢在朋友之間製造一道鴻溝。如果她們知道我心裡種種壓抑的東西,她們和我在一起一定會渾身不自在。對於她們,我無法希望。

後來我讀到了郭敬明。沉浸在他的作品裡,我流了太多的淚。相似的性格,相似的情感,相似的境遇,使得他的文字讓我那么容易接受。可是我越是共鳴強烈,我就越不會對朋友們傾訴。因為我害怕,我害怕大家鄙夷地對我說:你是不是模仿郭敬明呀?無論怎樣,郭敬明已經是名人,已經不是中學生。他心靈的孤寂可以大張旗鼓的講出來讓許許多多的人同情和理解,而不像我只能把它們蜷縮在思想的角落。

我曾一直驕傲地認為我的父母是開明的,我以為只要我認真的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他們就會理解我。以前我會希望他們看到我寫的這些東西,我甚至還幼稚地給他們寫過一封信。我天真地想像他們看過後一定會感動地要死然後重視我的情感。可我發現我完完全全還只是個孩子。我的悲哀甚至可以逗他們笑起來,因為在他們眼裡,我永遠張不大。我的東西只是小孩子脾氣,他們不會在意的。他們只知道讓我考到好成績,然後考上好大學,其它的一文不值。

看著他們對電視中播放的青春劇里的中學生一副不滿的樣子,我真不敢告訴他們其實我們和這是一樣的。因為我的不反感就引來了他們聯合攻擊。畢竟現在的校園和他們的時代相比變化太大了,已經是物非人也非了。我們思想自主多了,叛逆也多了。

但我不怪父母,無論如何他們為我付出了很多,我沒有權利要求他們怎樣。畢竟我們是兩代人。他們年輕的時候一定很單純,只是幾十年生活的艱辛讓人變得更注重物質,也許幾十年後我也一樣。或許孤獨可以使我更堅強。

我想,我回學會微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