嶗山散記

我耳聞過嶗山的美麗傳說,目睹過畫面上嶗山的秀麗景色,雖心慕已久,但不逢時機,終是可盼而不可即。今年暑假有機會參加市裡的夏令營,去處之一便是嶗山,自然感到格外遊興盎然。

汽車沿著九曲迴腸似的山路逝通而上。在山間穿行,真讓人心驚膽戰。抬頭仰望,懸崖峭壁,直聳雲霄;低頭俯視,茫茫大海,一望無垠。眼見“山重水複疑無路”,突然峰迴路轉,眼前又是一番絕妙景致。

車外遠遠近近都瀰漫著山霧,夏日的嶗山,雲霧滿山,變幻莫測。望去,一片片時隱時現,隱約中幾座宮殿藏在白雲深處,更增加了一份神秘色彩。

此時望嶗山,宛如一位蒙著白紗的絕代佳人,靜立在黃海之濱,望穿秋水,期待著丈夫的出海歸來。凝望間,一朵白雲冉冉向車中鑽來,我連忙伸手想抓住它,然而抓不住,兒又悠悠地飄去了;定睛看時,它又在近旁隨風浮動。車停了,我們拾級而上,雲霧像一位熱情的嚮導,始終飄動在我們面前。漫步山中,就像在雲霧裡飄飛,踏著通幽曲徑,有一種飄飄欲仙的感覺。

徑旁茅草萋萋,野花點點,在雲霧籠罩下,愈加嫵媚婀娜;蒼松翠柏與茂林修竹更是連綿不斷。一切都被雲霧遮著,像夢一樣變得迷迷茫茫,恍恍惚惚。

仰頭望去,隱約中,只見煙嵐縹緲,像大海洶湧翻騰,撲朔迷離。我感到新奇而激動,欣賞美景自然愉悅,享受這迷濛的山霧,更有說不盡的舒暢。嶗山自古被喻為“神窟仙宅”,大概也是由於雲霧繚繞的緣故吧?!

我充滿好奇,追尋著這雲這霧。忽然,一條白綢從天而降,定睛再看,有如銀河天降,嫦娥垂袖,氣勢磅礴,景色壯觀。側耳聽來,其聲轟鳴,又似龍吟虎嘯,萬人擂鼓,這就是龍潭瀑布了。

走近,才看清那瀑流若煙霞帷幕,飛流直下,那騰騰水霧,裊裊煙雲,長鎖著幽谷靜溪,與青山翠壁相互襯托,更顯得樹之黛綠,山之翠微,霧之潔白,雲之空朦。深入其境,如雲中遨遊,幻覺似真,好一處世外仙境!

飛流沖裂翠崖,擊石瀉潭,那飛濺的水珠變成玉粒珍珠,似煙如雲,飄然繚繞。抬頭望去,崖壁上著名書法家沈鵬書寫的“潛龍飛瀑”四個大字,龍飛鳳舞,蒼勁有力。瀑流漫字而過,更是妙不可言。

在這開闊的勝景前,我的心透明清亮,初上山時那種熱的感覺早已被瀑水引起的清涼暢快所代替,只覺得遍體生涼,心曠神怡。向上攀登,霧更濃了。大片如浪濤翻滾的雲霧越過山頂,直瀉山下,整片雲流連綿不斷,宛如高壩溢水,銀河倒流。驀然回首,又是另一番景象:也是濃濃的雲霧,卻一片片地凝固著,飄來盪去,在山間迴旋;雲霧中,峰巒巍巍,古木森森,修竹青青,泉水塗塗,隱隱約約,時隱時現,風光旖旎,如天上仙境,似世外桃源,令人心馳神往。偶爾一聲人語,側耳細聽,聲音又隨雲霧悠悠地飛去,人卻看不見,仿佛整座嶗山之中只有我一個人。

也許山頂上會有更絕妙的風光吧。這樣想著,我加快了腳步。當登上極頂,舉目四望時,那壯觀的景象使我血液沸騰,整座嶗山就像在霧裡飄著。

絢麗的雲海翻滾而來,夢幻般地變幻著。遠處奇山兀立,群山連亘,蒼翠峭拔,雲遮霧繞。茫茫海面上,朦朧中,依稀可見點點白帆緩緩蠕動;朵朵白雲,在腳下時沉時浮,忽聚忽散。我醉了,這絕妙詩篇一樣的奇景,把我引入幻境,帶入夢鄉。我忘記了自己的存在,只覺得周圍空氣飄蕩著一種沉醉的神往……

我想起藝術大師羅丹的話:

美麗的風景所以使人感動,不是由於它給人或多或少舒適感覺,而是由於它引起人去思想;看到的線條和顏色,自身不能感動人,而是滲入其中的那種深刻含義。我不禁激情滿懷,嶗山,不愧為“海上名山第一”!它漫山遍野古木參天,奇花異草,峰巒疊嶂,亭台樓閣相映成趣,優美的自然風景同古色古香的建築群融為一體。人們讚美它兼有泰山之雄,華山之險,黃山之奇,廬山之秀。的確,它有自己的風采。

當年康有為游後詩興大發欣然贊道:

天上碧芙蓉,誰擲東海濱。

我沒有詩人誇張的想像,寫不出俏麗的詩句,有的只是滿腹激情。這段文字,姑且算做“鞋匠的議論”吧。

點評:

以自己的親歷為線索,抓住嶗山雲霧繚繞的特有風貌,抒寫自己欣賞美景的“愉悅”,享受山霧煙嵐的“舒暢”,“心透明清亮”、“心曠神怡”的獨得之樂,反映出小作者對祖國山河熱愛、積極向上、勇于思考的情懷。注意情景交融、動靜結合;恰當引用詩詞佳句、哲理名言,更為文章增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