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話題寫作導引:還世界一個清新(2)

偶然地,拿起了久違的畫筆,試圖從中去尋找那遺失的點滴,卻在不經意間憶起兒時的夢,也憶起了那幅“請還給我們家”的獲獎作品—

近景:破牆舊瓦,人鱷同室。

遠景:一望無際的水面污濁不堪,沒有了生物的影子,顯得淒淒清清,岸邊赫然豎立著“廢品資源回收筒”的標牌。

已記不清畫面的顏色,也已忘卻了畫中的細節,只知道鱷魚們很可憐,它們沒有了自己的家。

這似乎已是十年前的事了,然而當十年後少了些許稚氣的我再次踏進上海美術館,細品少兒畫展那獨特的神韻之際.不由得眼前一亮。無獨有偶,“與鱷共舞”——今年的獲獎作品已然圓了十年前的夢。在鱷魚的盛邀下人們下水嬉戲,共舞一曲水上芭曹。

或許用“人是物非”來形容上海近年來在環保上的舊貌換新顏的確有失妥當,或許這兩幅畫也僅僅是兩位少年夢幻般的遐想,但誰又能因他們的稚氣而否定深藏在幼小心靈中的殷切希望呢?我想,大概沒有人能自信地說“i can”吧!

人,有時候真的是渺小至極,離開了特定的環境便難以生存,從某種程度而言,人甚至還不及鱷魚。也許,在我們有生之年,人類不可能下水與海的女兒共住龍宮吧!然而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人類的破壞性卻遠比鱷魚大,污染了大氣,沙化了土壤,清澈的海洋也成了“廢品資源回收筒”,同時也毀了鱷魚的家。鱷魚們正發出sos的呼救,我們能聽得見嗎?聽——

“我感到壓抑/我感到窒悶/我難以呼吸

我竭力掙扎/我衝出混沌/我逃不開黑色的侵襲

我嚮往和平/我嚮往安逸/我祈福上蒼

但——我不是小鳥/我不奢望藍天/我只要清澈的海洋”

我不想用殘酷來形容我的同類,但事實終究是事實。不過值得慶幸的是,人畢竟比鱷魚聰明得多。於是乎,世間又多了十幾種乃至幾十種新興的語言:“讓世界清潔起來”,“呼喚綠”,“愛鳥周”,“河流污水治理工程”……更有了那幅“與鱷共舞”的畫。渺無人煙的沙灘處處洋溢著熱鬧的氣息,為那份失落的惆悵平添一道又一道新的風景。聽得見鱷魚們戲水時歡愉的歌聲嗎?聽——

“我有了新家/我有了溫馨/我愛這美好的自然

葉的清香/風的柔和/還有那水的滋潤……”

當然,高智商的人類是不會因鱷魚的一次盛邀而盲目自滿的,我們都很清楚環境治理任重而道遠。當我們在泳池中伴鱷魚共舞的時候,仍能依稀聞到蘇州河的污濁,還有那空氣中瀰漫著的濃重的化學污染物的味道。我們仍舊能看到沒有綠洲的茫茫沙漠,高高的煙囪至今還在向外輸送著令人膽戰心驚的黑煙。可悲啊!目光短淺的人。鱷魚們仍歡快地唱著:“我有了新家/我有了溫馨/我愛這美好的自然/葉的清香/風的柔和/還有那水的滋潤……”

然而身處都市的人們卻依然有著喝上淨水、呼吸潔淨空氣、人住一隅淨土的美好夢想——

“我感到壓抑/我感到窒悶/我要清新空氣

我竭力掙扎/我衝出混沌/我逃不開渾濁的侵襲

我嚮往和平/我嚮往安逸/我不靠別人靠自己

但——我不是小鳥/我不是鱷魚/我夢想清潔的世界清潔的家……

低頭望了望自己的傑作,有藍天,有白雲,有清澈的海洋,還有那沙漠中的綠洲,更有飛鳥和鱷魚,多么和諧,多么歡快!

“我有了新家/我有了溫馨/我愛這美好的自然

葉的清香/風的柔和/還有那水的滋潤

天也藍藍/海也藍藍/編織我藍藍的情懷

沙不再飛/灰不再吹/世界真的會更美”

[點評]

就“環保”而言,此文的立意也許並不那么新穎,但作者以畫入題、以詩表意的巧妙構思的確顯示了其獨到之處。榮格曾說:“文化最終沉澱為人格。”從文中我們不難讀出小作者對美好環境的無限嚮往。詞真意切,句句含情,舒緩而又曲折的行文節奏,正好與作者內心的情感起伏相契合,確能打動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