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的明月初三優秀作文

家鄉的月依然那么明亮,家鄉的景在月光的襯托下顯得更美了,那樣令人神往,家鄉真是個令人夢牽魂繞的地方呀!小編收集了故鄉的明月作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故鄉的明月

自古以來月亮幾乎成了浪漫的代表,在文人墨客筆下更是嫵媚動人,千姿百態,時陰、時晴、時圓、時缺,無不令人心曠神儀,但在我眼中,月,還是故鄉的明。

——題記

每當在雜誌、報紙上看到有關中秋節的文章,便情不自禁聯想到故鄉中秋時分的明月,每當中秋節傍晚,獨自或同好友家人在街上漫步,不時抬起頭來仰望一下那一輪皎潔的明月,心也似乎被那瑩瑩的毫光照得無比明澈,是一種獨特的體驗,更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

故鄉的明月,每次都會有一層薄薄的光圈把它籠罩,讓它不管在什麼樣的困難環境下都能照常升起。

一次,心情煩悶的我走出家門想到外面清醒一下,一抬頭,便看到月亮被一團團黑煙緊緊包圍住,如何也掙扎不出來,心裡便暗自憂嘆,恐怕這月亮是掙脫不出了。突然,令我難以想像的一幕出現了,原本柔弱的月亮一下子爆發出了耀眼的白光,突破了層層障礙,終於擺脫了黑煙的糾纏,高高地升掛在深藍的夜幕上。我開始暗暗罵自己沒用,月亮連如此大的困難都挺了過去,而自己卻連那么小的一點打擊都承受不了。於是,我打起精神,面對任何挫折和挑戰,不再畏懼,不再膽怯,學會了挑戰,學會了勇敢,在一次次的磨練中,我也變得像明月一樣頑強。

故鄉的明月,給人們帶來了祥和,也帶來了希望。

記得那是糟糕的一天,沙塵暴襲擊了我的家鄉,所有公司和學校都停止了工作,全市都陷入了一片死寂,夜晚來臨,月亮仍在堅守著他的崗位,給黑夜帶來光明,給人們帶來希望,看著故鄉的明月,人們心裡就塌實,即使身處沙塵暴中也毫不例外。

故鄉的明月,充滿了活力,充滿了生機。

在這個忙忙碌碌的社會中,人們的思想已被工作所控制,與其相比,明月也就可愛的多了,它是純淨的,聖潔的,它那皎潔的月光也如清洗劑一般蕩滌著人們的心靈,讓每一個人都更加純潔。

故鄉的明月,不僅照亮了漆黑的夜空,也照亮了人們的心靈深處,清洗著每一個人內心的細小瑕疵,給人們以光明,給人們以希望。

不錯的,月亮就像每一個地方的守護神,得到了人們的信賴。就讓我們用這聖潔的月光,去洗淨我們心中的黑暗,也讓我們永遠記住——月是故鄉明。

第一篇:故鄉的明月

在台北郊外的一座富麗堂皇的別墅里,寬闊的陽台上,坐著一位七八十歲的老將軍,他滿頭銀髮,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裡含著淚水,他那顫抖的手中拿著一塊未咬一口的月餅,它似乎很重、很沉,同月亮一般重、一般沉。他望著月亮,嘴裡念念有詞,心靈的雨花好像在飄灑,飄過前面的小山坡,飄過金門列島,飄過海峽,飄到了那塊他魂牽夢縈的土地——大陸,那是他出生的地方。故鄉的親人在乾什麼呢?他們一定在燒菜,燒很多很多的菜。堂前的供桌上,放著祖先的靈牌。每年家鄉的父老鄉親都要進行一次祭祀,讓這些祖先“回家”與親人團圓。他們可知道,海峽的另一端還有一個他,正等著回家。

望著故鄉的方向,心靈的時間在逆轉。記得兒時,做了祭祀後,一家人圍坐在桌旁,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他、弟妹歡聚團圓,享受著天倫之樂。那燈光也是這么相疊著,卻是那么溫暖、那么和諧。桌上放著一隻土製的炭爐,爐上坐著一口鍋,把菜放進去熱熱,吃一口,肚裡就暖和和的。飯後,一家人坐在涼台上,每人手中都拿著一隻和月亮一樣大小的月餅。他把玩著,雖然沒這么好吃,但得到的是蜜一般的甜,怎么也捨不得吃掉。至今,他還記得當時的夜景,朋亮是那么的圓,就像初升的太陽光芒四射,金黃的月光像媽媽那略帶紅暈的臉。月光毫不保留地灑向大地,撫摸著他,那么柔,那么順。年少的他幼稚地說了句:“這月真美!”

“是的,故鄉的月最美,最明!”從思念中拔出來的老將軍不由輕嘆了一句,緩緩捧起月餅猶如捧起故鄉的月,輕輕地咬一口,慢慢地咀嚼著,好像享受著故鄉月的那份柔情。

第三篇:故鄉的明月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節,月亮像一位害羞的小姑娘,慢慢地揭開那神秘的面紗,露出了美麗的笑容。

銀色的月光灑向金黃的田野,田野的稻穀望著月兒,也露出燦爛的笑,風一吹,稻穀互相搖擺著,像泛起一層金色的波浪。禾苗在銀輝下由嫩葉走向輝煌。還有披著白紗秋裝的冬瓜在湖光的照耀下顯得碩大無比。

皎潔的月光灑向清澈的小河,河水在花影的點綴下靜靜地流淌著,魚兒在水中跳躍。一陣風掠過,小河蒙上了一層細細的輕紗,更加迷人了。她用那不盡的甘乳哺育這塊土地,養育著這塊土地上生存的一代又一代的人們。

在銀輝的月光的引導下,沿著蜿蜒的小路來到了柚子林。柚子的枝葉密密的像口含母乳的孩子慢慢的吮吸著精華。一棵棵柚子樹牢牢地扎在地上,樹上的柚子已經成熟了,像一個個黃澄澄的小皮球,又好似一個個胖娃娃,正在衝著你笑呢。

這個夜晚月光如水,我和著月光又來到了街道上,看見一群孩子在追逐嬉戲,玩累了,跑累了,坐在椅子休息一會,繼續玩。幾個大人仰望掛在蔚藍色天空的白玉盤,仿佛在盼望遠在他鄉的親人什麼時候能歸來?

啊!家鄉的月依然那么明亮,家鄉的景在月光的襯托下顯得更美了,那樣令人神往,家鄉真是個令人夢牽魂繞的地方呀!

第四篇:故鄉的明月

自從畢業後離開家,一直在異鄉生活。每個月缺月圓的晚上,久久揮之不去的是那故鄉的月亮。中秋快到了,遙望異鄉的月,心中還是念著故鄉的月,人是故鄉親,月是故鄉圓。掬一捧故鄉的月光放在心上,故鄉的山山水水就永遠銘刻在我的記憶里。

走過許多個城市,每個夜晚揮之不去的還是故鄉的月亮。因為故鄉的月亮下面有我童年最美的記憶,也有少女“彩雲追月”的夢幻情緣。故鄉的月伴我成長,給我許多美好的回憶。那時的夜晚經常滿天的星星在空中閃著亮光,月亮緩緩而來,微笑的看著星星在嬉鬧著,優雅的在遠處悄悄的觀望。我們一個大家族晚飯後,喜歡坐在院中的桂花樹下,聽奶奶講故事,跟爸爸背唐詩宋詞。然後在溫柔的夜色里進入夢鄉,夢中常常變成美麗的嫦娥或者唐詩宋詞里的古典美女,深情款款的模樣。那是一種安詳和寧靜,更是一種幸福。天空中偶爾划過夜空的幾顆流星,漾溢著兒時的興奮,帶著少女般的祈願。

特別是兒時的中秋節,和一群小夥伴瘋玩回來,吃著媽媽親手做的月餅,望著夜空,發現明亮像打扮過的新娘一樣,顯得眉清目秀,格外的明亮和迷人。似乎月中嫦娥的翩翩舞袖,也能看得清,瀟灑吳剛的斧頭,也能摸得到。透過樹枝,還能看見月亮走動的身影,好像在查看誰家的水果豐盛,誰家的月餅碩大。如水的月光透過樹葉縫隙圓斑狀的照在一家每個人的臉上。我們兄弟姐妹幾個圍在一起,或者盯著天上星空指指點點的說著那些傳說,讓美麗的故事穿越時空,在我們童年的心靈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如今遠離了故鄉,遠離了家中那棵帶著美好記憶的桂花樹。每每在異鄉中覺得不如意,故鄉的月就會在心底冉冉升起,高懸,越來越明,越美。故鄉的月洗去塵世煩亂的思緒,然後讓心恬淡,寧靜。故鄉月光下童年的笑聲和夢幻,還有桂花樹下奶奶的大蒲扇以及院門外時有時無的犬吠聲,也時時的走進夢中。讓我不經意間就會想起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也不免感傷““明月何時照我還”。因為月亮,讓我在異鄉,思念長存,鄉音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