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霧霾問題紀錄片《穹頂之下》觀後感

霧霾的源頭,60%來源與燃煤,燃油,這些都是人為製造出來的污染物,發電,煉鋼,暖氣,汽車排放物,等等成為霧霾的主體。下面是《穹頂之下》觀後感,也許對你有幫助喔。

紀錄片《穹頂之下》觀後感一:

報告大家,柴靜的《穹頂之下》我已經認真看完了,匯報下感想:

首先,說說我贊同和支持的部分:

1. 在大氣科學方面(比如霧霾的時空分布、來源、成分、二次反應過程等),至少在我的認知領域內,沒有錯誤。對於一些曾經引發爭議的熱點話題,沒有一味迎合民粹化的觀點,而採用了符合科學事實的陳述。比如:

(1)不少人認為PM2.5完全是工業時代的特有產物;而片中提到了自然界本來也有PM2.5。

(2)不少人認為機動車排放對於霧霾而言並不重要,關鍵因素應該是工業生產排放;而片中提到機動車是北京本地PM2.5的最大來源。

(3)不少人指責政府隱藏和瞞報空氣品質檢測數據;而片中提到,我國政府已經建立了世界上最為龐大的線上空氣監測系統,而且獲取這些數據並不困難,任何人都可以在手機APP上查詢並舉報超標單位。

——至於其它涉及醫學知識、煤品油品等內容的,我不懂,請其它專業人士把握吧。

2. 態度嚴肅、積極。

之前微博上的霧霾話題,有兩個傾向:

第一是過分娛樂化,把霧霾的嚴重性稀釋在眾多段子和哈哈哈哈哈中無跡可尋,老百姓這么著勉強算是苦中作樂也就罷了,很多主流媒體官V也樂衷於此,久而久之顯得霧霾問題很輕佻、似乎不那么重要了。

第二是過分政治化,一說到霧霾,就把個體行為撇得一乾二淨,純罵政府,一邊開大排放車一邊購買因違規排放而降低成本而廉價出售的商品一邊吃露天燒烤一邊放鞭炮…一邊罵政府,罵完抽支煙。

有鑒於此,柴靜製作本片的態度,在現今中國還是很難得的。作為新聞從業人員,作了嚴肅的調查報導,將公眾重新拉回到思考模式中;在質問“油怎么了”“煤怎么了”“環保部去哪兒了”之後,也強調了每一個普通市民的積極作用——“再強大的政府也無法獨立治理好霧霾,要依靠的是普通人的選擇和意志!”,片尾那段“我能為空氣做什麼”大讚,真心希望大家都行動起來!

3. 引述嚴謹。

片中所引用的數據,基本都來自於權威科研或監測機構。

現在有些媒體,動不動就“小編為了證實真假,也買了個PM2.5監測器,在辦公室一測才發現,原來真相是…”,或者“小區張先生對此有異議,他告訴我們,以前感覺…現在感覺…”,諸如此類的無厘頭實驗和個人感觀描述。

柴靜在這方面跟他們比起來真的已經強太多了。

其次,說說我不贊同的部分:

片子中有幾段,很鮮明地傳遞出一個意思:空氣都差到這種地步了,你們還在燒劣質煤還在違規排放還在污染空氣你們是不是瘋了?!

這個“你們”,理論上應該包含兩類:第一類是利慾薰心的黑企業黑工廠黑作坊黑老闆——柴靜重點關注的就是這一類。

但是柴靜似乎忽略了第二類,就是那些注定無法選擇的、只能用健康換取金錢的一群人。你不要笑他們蠢,他們雖然不懂化學和醫學,但是耳濡目染也早就看明白了,積年累月地燒炭出去賣、開黑作坊、燒劣質煤,一定會嚴重損傷健康——問題就是,很多人並沒有選擇,對於他們來說,這不是環境,而是生計。

城市居民,尤其城市年輕人,經常以為城市就是全世界,根本不知道在城市和旅遊風景區以外的中國現狀。空氣好不好?這只是已經遠遠躍出溫飽線一大截的城市居民才會關心的話題。是的,城市居民有呼吸新鮮空氣的權利,不過你也別忘了,城市周邊大把的貧困帶村莊也有出賣新鮮空氣換錢的自由。

對於這部分人而言,環保不是一個道德問題,而是一個經濟問題。

所以,僅僅局限在城市小圈子視角里討論環境問題,從某種程度上說,也是一種城市霸權。

最後,說說我疑惑的部分:

我從昨天到現在一直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上述這些觀點,我都在過去一兩年時間中寫文章表述過,比如:

“古代也有霾,雖然在成分和比例上跟現代的霾有所區別,但是就霾本身的定義而言,並不需要指定其來源。”

“北京機動車對PM2.5的貢獻在20-30%之間,根據站點、季節、年份等不同,數據會有一些變化,但其作為大氣污染主要來源之一,這是毋庸置疑的”

“日本愛知大學李春利教授的研究顯示,東京的軌道交通出行率為86%,而北京只有12%;北京中心區市民每天乘坐私家車上下班的比例是34%,而東京中心區只有5%都不到!也就是說,北京的機動車出行率更高,排放也就更多。”

“空氣治理,很多時候並不是一個單純的科學問題,而更是一個經濟學問題以及社會問題,也就是說,為了治理霧霾,一個城市及其市民,究竟能夠承受多大的經濟損失,犧牲多少生活舒適度?”

“霧霾的治理,不可能是一紙政令快馬加鞭的奇效,更不可能在我們自己不付出任何代價或者只付出微小代價的前提下實現。”

……

——哎為什麼我當年寫出來的時候,被罵成“五毛洗地”;而柴靜說出來,大家就說“非常震撼”呢?

我也被這種巨大反差“非常震撼”了,陷入深深思考中。

目前能想到的答案是:在公共傳播技巧方面,柴靜作為專業人士,確實很厲害:

比如PPT做得超讚;

比如羅列數據時,往往伴隨一個引人入勝的情節或經歷,讓數據和結論本身異常生動;

比如自我視角選擇得很巧妙,一個焦慮的母親、執著的居民、自費製作者;

比如一些素材和表達,額,的確比較讓人動容,增加了情感認同;

紀錄片《穹頂之下》觀後感二:

一日閒來無事,看了前央視女記者柴靜自費百萬,耗時一年時間拍攝的反映霧霾情況的記錄片《穹頂之下》。此片一經播出便在網路上備受矚目,很快點播便過億次,並形成了各種討論,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此片必將加速我國的環保進程,恰逢兩會期間,必定成為媒體討論熱點,對治理霧霾起到積極的作用。

自媒體由於網路的自由對促進社會監督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人民享有了前所未有的的新聞自由,輿論自由。每個人都可以發出自己的聲音,只要有創意,有內涵,積極向上每個人都是一個新聞單元。

環境問題成為目前社會的一個重要問題,人們在改革開放30年來,享受到了物質文明,環境文明成為生活新的訴求。如果只為經濟利益,犧牲環境,犧牲健康,乃至犧牲子子孫孫的生存條件,那么我們將成為歷史的罪人。發展經濟時欠下的環境賬已經到了償還的時候,轉變發展模式,調整經濟結構,促進能源升級換代,提高煤油產品質量,調整能源體制格局,都已經刻不容緩。

現在我國已經處於一個重要的轉型時刻,必須下定決心治理環境污染,哪怕犧牲一部分的經濟成長,犧牲一部分的就業機會,必須走節能減排的發展模式,環保部門必將在未來成為最重要的執法部門。環境保護成為我國的基本國策。

人的道德文明很大一部分反映在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對生態環境的熱愛之情。人是自熱的一部分,我們每個人的行為不是獨立的,他會影響到其他事物。我們的亂扔垃圾會影響環境的整潔,我們每多開一次車就多排放一次尾氣,我們賣賣一次皮草製品就促使了一個動物被殺害。我們應該團結起來用自己的行為來對抗霧霾,每個人都做出一點貢獻,就可以讓天再藍起來,水再清起來。

道德文明促使環境文明,只有環境好了每個人的健康才能得到保證,才有更好的生活環境,才能更好的享受陽光雨露,才有好心情。自己為環保出一份力同時也是在保護自己的父母、孩子。希望大家眾志成城,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打破霧霾這個可怕的蒼穹,還中華大地一個美麗清新。

紀錄片《穹頂之下》觀後感三:

最近柴靜概念在網路迅速火爆起來,在網路和股市幾乎無人不知,在這個視頻發出後幾天時間環保B 股票連續漲停,相比與降息這種重大利好,柴靜概念完勝之,也因此讓一個大家熟悉的名詞再次成為媒體焦點,就是霧霾。

什麼是霧霾呢,我們生存的這個大氣中懸浮著許多顆粒物,是肉眼看不到的,這種顆粒物有自己的專業名詞就是PM,一般當PM>2.5微米以上的,人的鼻孔和呼吸道絨毛能夠阻擋過濾,但對於PM<2.5微米的細微顆粒,我們將直接吸入肺泡,這種細微顆粒物是各種含有重金屬污染物的組合,是強致癌物,人體吞噬細胞無法消滅它,就積澱在肺泡內,阻塞氧氣順利進出,而更小的0.5微米的顆粒物則直接可以進入血管,形成血栓,而霧霾就是指PM2.5的顆粒物,過去我們一直沒太關心他,總誤以為就是霧,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有50萬人死與因霧霾引起的慢性疾病,我們不要簡單的把它看作一個數據而已,他其實是成千上萬人的生命累積而來的。

霧霾的源頭,60%來源與燃煤,燃油,這些都是人為製造出來的污染物,發電,煉鋼,暖氣,汽車排放物,等等成為霧霾的主體,工業化革命以來,大多數的研發創新都是以環境污染為代價的,人在享受這些便利的同時必須為此承擔後果,十九世紀的英國是如此,現在的中國也是如此。

從演講學角度來看柴靜的這次主題演講,絕對堪稱經典佳作,他從切身體驗來開場,樸實不嬌做,瞬間引起人對信息的認同感,而在表述過程中有理有據,言簡意駭,整個演講時間不足1/3,卻通俗易懂,完全發自內心的一種真誠表述,而口語化的演講更拉近了和觀眾的距離。

另一個亮點就是多媒體的使用,數據,訪談,動畫的完美結合,讓這場演講更具說服力,其實多媒體真的是非常棒的講道輔助工具,卻經常被傳道人排斥,他們總用不屬靈作為理由將這個工具束之高閣,工具其實是中性的,是否屬靈取決於使用它的人是否屬靈,和工具無關,在聖經中,當參孫被捆綁在非利士營盤內,神甚至使用一個驢腮骨作為兵器,幫助參孫大大擊殺非利士人,想不明白為什麼現代傳道人卻一定要排斥多媒體呢,作為工具,多媒體對講道時視覺化的傳遞信息有很大幫助的,聽和看同時接收信息,印象會更加深刻,我們真的不應該盲目去反對,舊約時期神讓何西阿先知去取一個將來會成為妓女的女子為妻,向以色列人傳達信息,告訴以色列,你向假神行淫,如果願意迴轉,神也願意接納,這種視聽例子聖經有很多,包括亞哈王,大衛王,都有這樣的經歷。

但是這些不是重點,重點的是從這場演講中看清了人性。

十九世紀之前,幾千年里大自然幾乎沒有任何變化,然而之後的不到兩百年時間,整個自然界已經被人破壞的千滄百孔,到了不適合人類生存的地步,這種破壞之快,讓人難以想像。

從工業化革命開始,人的智慧已經開始發揮到極致,各種創新層出不窮,人開始驕傲的以為,自己將主宰大自然,開始否定神的主權,高舉自己的智慧,以自己的肚腹為神,無神論就是這個時期的產物,人用自己的智慧發明來滿足自己那已經被激活的無止境欲望,人追求享樂,抗拒神的約束,人性也因此變得更加殘暴,歷史上唯一的兩次世界大戰,就是發生在這個時期,人開始狂傲不拘,目中無神,但是那坐在天上的必發笑,主必嗤笑他們,神真的嗤笑人的愚昧,因為人完全忘了,自己只是大自然的管家,不是主人。人肆意揮霍不屬於自己的資源,必將遭受自然的強力報復。

工業化革命的一個標誌就是大煙囪,煤炭成為這個時期的能源主體,煉鋼,發電,取暖,都需要大量煤炭,燃燒過後就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硫,還有一種叫褐煤的,燃燒過後有一半的廢棄物將以顆粒物狀態懸浮在空中,為此十九世紀的英國遭受了嚴重的酸雨,霧霾。至少有幾萬人因此死亡,隨後每一個開始工業化國家,幾乎都要經歷這個污染,無法避免,而發動機的出現,促使另一個能源的大量使用,石油,飛機,汽車,輪船,都在使用石油,石油燃燒過後產生的碳水化合物和苯並芘,對空氣的污染更加嚴重,並且是強致癌物。

古代流放到偏遠的地區形同與死刑,而汽車的普及大大方便了人的出行,偏遠地區的流放變成了瀟灑的旅行,但是汽車的排放物卻在默默毀壞著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冰櫃的出現,大大改變人的飲食習慣,可以足不出戶每天吃到新鮮的蔬菜和魚肉,但是冰櫃內的氟利昂,卻嚴重破壞了賴以生存的臭氧層,核子裂變的發現,帶給人們清潔的電力,也讓人好似睡在一個炸彈上,完全沒有安全感,人在享受自己的成果的同時,卻在為自己埋下死亡的種子。

我們必須承認,我們只是大自然的管家,我們無權主宰一切,現在是最危險的時刻,讓我們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共同維護我們自己的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