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記憶作文600字

每個人在成長中都伴隨著許多的故事。在我心中,有一件事讓我追悔莫及,那就是餵金魚。

記得那時姥爺家養了一大缸金魚,五顏六色的魚游來游去,燈光一打,漂亮極了。每次從幼稚園放學回家,我總是剛進家門,就搬個小凳子坐在魚缸旁,和小魚聊聊天、說說話……

但有一件事,我特別不理解,姥爺總是很長時間才給小魚餵食。我們每天吃三頓飯,可是它們好幾天才吃一頓,難道不餓嗎?我想,肯定是姥爺摳門,不捨得給小魚們吃飽。

有一天,姥爺正在餵魚,家裡突然來了客人,姥爺放下手中的魚食就去接待客人。我看到魚食觸手可及,大人都沒有注意我,便輕手輕腳地從餐廳搬來一把椅子,拿起魚食,爬上椅子餵魚。

我往手上倒了一些魚食,剛把手伸到水面上,小魚們呼啦一下全遊了過來,一個個都高昂著頭。“我讓你們吃個夠!”一把、兩把、三把……我不斷往水裡撒著魚食,小魚們爭先恐後地吃著。不一會兒,我手中的魚食下去了一大半,小魚們好像都吃飽了。這時,大人們走了過來,我表功似的指著小魚說:“姥爺,你看,小魚們吃飽了,都躺著睡覺呢。”

姥爺哭笑不得地說:“傻孩子,金魚是不知饑飽的,它們都被你餵得撐死了。”

我聽到姥爺的話,頓時腦子一片空白,手裡的魚食也掉落在地上,只知道說著:“我只是想讓小魚吃飽,我不是故意的……”這時,爸爸走過來,把我從椅子上抱了下來對我說:“我們平常教育你,你總不愛聽,但你們這個年齡的孩子就像不知道饑飽的金魚一樣,如果不加制止,任由你們的性子來,最後只能是害了你們。”

這事過後,我大哭了一場,正是我的“好心”令我做錯了事,也讓我明白了“樹不修不直,人不教不才”的道理。